专家谈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每当谈到理想的话题,我都会问自己:我究竟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但至少在上了您的课后,我在严肃的思考我自己的人生。”这是中央财经大学数学院的一名学生写给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冯秀军的邮件。
从教22年的冯秀军在教学研究中,曾无数次追问过一个问题:今天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最需要什么?
冯秀军说,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多种素质和技能,但有两种东西不可或缺:一是过硬的专业素质,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
“如果将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比作一辆跑车,专业素质是发动机,理想信念就是方向盘。”她说,发动机性能欠佳会跑得慢,方向盘失灵则会跑偏。
在今天的经济社会、科技时代,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等“硬问题”无需强调即受到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价值理想、信念信仰等“软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或排斥。
“事实上,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软问题’往往给大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困扰,甚至是无法挽回的‘硬伤’。”冯秀军说,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等校园悲剧事件,都与其价值理想的缺失或扭曲直接相关。
用什么来为大学生的思想成长领航,用什么来为大学生的青春护航……是一个攸关大学生健康成长、千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文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2004年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参与工程的主力军。”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说,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将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
作为在20世纪指引中国人民找到救国之路的先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犹如一座暗夜里的灯塔吸引了无数进步青年追随、信奉、践行,甚至为之献出宝贵生命而无怨无悔。
回到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中国过时了吗?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建设成就世所共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一部中国革命史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一部中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篇章,同样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冯秀军说。
今天,世界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观念借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涌进大学校园,以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在大学师生的头脑中寻找栖身之地。“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在一些课堂上公然发声。
逄锦聚说,高校教材和课堂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学术的载体和舞台,教师应该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自觉地用好教材和讲台,传播社会文明,增加社会正能量,而决不可另搞一套,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传播违法的、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害的言论和价值观。
“大学,作为知识和思想的创造之地、集散之源,成为各种思想思潮争夺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由此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冯秀军说,如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健康、清朗的精神家园,这既是大学的使命,也是社会各界的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支撑。”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说,进一步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其建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应使其在高校改革发展的统筹谋划中居于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的地位。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将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二是将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思政课教师从事的类似于第二项的最难的事业。之所以说是类似于,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绝非简单的思想搬运和灌输,而是一项激活思想、点燃灵魂、触动心灵、指引人生方向的事业。”冯秀军说,这项世上最难的事业,是最精深、最复杂的精神科学、心灵科学,思政课教师理应对此抱有敬畏之心、自豪之感。
李晓红说,要积极探索适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后继有人。
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是全体中国人的梦,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注定与中国梦的实现合拍同步,他们的人生注定要担当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冯秀军说。(记者刘奕湛、施雨岑)
(来源:新华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