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办学校将移交地方或撤销 北京军办学校已归地方
据新华社电为实现军队子女学校和幼儿园健康可持续发展,解除军队子女教育后顾之忧,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近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关于军队子女学校和幼儿园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军地各级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指出,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或撤销停办。位于营区外的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整体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位于营区内的军队子女学校,驻大中城市的,原则上撤销停办;驻县以下城镇或艰苦边远地区的,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
《意见》强调,移交学校整体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序列,离退休教职工一并移交;撤销停办的学校,学生、教职工(含离退休)由部队驻地的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接收,正式教职工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教职工事业编制。军队子女学校移交地方后,继续接收原保障体系内军人子女入学,驻地人民政府应对此类学校给予特殊帮扶政策。
《意见》明确,军队子女学校移交或撤销停办,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承担。《意见》还对移交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划转和经费补助办法等作了相应规定。
《意见》同时对军队幼儿园的管理作出规定。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部队驻地学前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军队人员子女教育需求的,原则上不再新办幼儿园;确需新办的,在军区级单位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同一营区内举办两所以上幼儿园的,应当合并。《意见》还对军队幼儿园的经费保障、接收地方人员子女入园的收费情况以及幼儿园教师培训、教科研活动、职称评定、争先创优和督导评估等作出规定。对自愿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部队幼儿园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明确应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北京情况
军办中小学已归属地方多年
记者了解到,北京的部队单位较多,但所办的中小学早已经归属地方多年。
北京的部队在海淀区和石景山区较为集中。如海淀区的十一学校、育英中学、翠微中学、八一中学等多年来都接收了很多周边部队的子女。石景山区的六一小学、北师大励耘试验学校等都与北京军区有着深厚的关系,但这些学校的管理方都是当地区教委。
在北京军区的大院外,便是石景山区六一小学和北师大励耘试验学校。记者从北师大励耘试验学校了解到,学校于1958年建校,最初由北京军区建设,当时叫八大处中学。学校一直归石景山区教委管理,早年间与部队是共建单位,部队子女会在学校就近就读,但学校一直归属区教委管理。
石景山区教委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石景山区没有部队管理的中小学,只有两所幼儿园由部队直接管理。对于部队的幼儿园,其校长来自部队单位直接聘任,老师的培训和考核则由区教委管理。幼儿园评选一级一类幼儿园的标准则同地方幼儿园一样参评。该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部队幼儿园大多设在营区内,“教委管得很少”,但是,部队幼儿园除了招收部队子弟,也接收周边居民的子女。他表示,部队幼儿园的老师都没有军籍,即便最终要划归地方教委,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曾经的军队学校
海淀区六一小学
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子弟学校,学生来源由全国大单位分配名额(当时都是师以上干部子弟),由学校统一接收。学校前几任领导都是由老红军、老干部担任。1958年改名为“武装警察部队六一小学”;1960年改为“公安部六一小学”;不久又改为“总参警备部六一小学”。1964年移交海淀区教育局,但仍由原部队的职工部领导。
石景山六一小学
学校于1961年6月1日在宣武区龙泉寺建立,全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直属队六一小学”,1964年底学校迁移到石景山,并移交北京市教委,更名为“北京市石景山区六一小学”。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银燕校区
前身为银燕小学,1958年成立,原系空军指挥学院子弟小学,后接收周边居民子女入学。2012年5月11日,海淀区教委宣布由人大附小承办银燕小学。
十一学校
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是海淀区改革试点校。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
八一学校
更名前为八一中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荣臻学校。2014年7月12日,北京市八一中学合并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小学,同时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学校。
五一小学
始建于1954年5月1日,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干部子女寄宿制学校。2002年7月9日,海淀区将原永定路一小、永定路二小撤销建制,归并五一小学统一管理。
记者 郭莹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