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理工科为什么要学生态文明 --记中美院校共同探讨生态文明研究

2015年01月21日13:32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理工科为什么要学生态文明 --记中美院校共同探讨生态文明研究

  新华网洛杉矶1月20日电(记者薛颖)“在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和理论的研究始于哲学领域。但不应该仅限于哲学领域,包括理工科在内的各学科都应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用其指导研究、应用和学生个体的人格养成,才能真正起到对社会有益的效果,”海外知名生态文明研究专家、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从海外引进的人才,王治河还担任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经过他的穿针引线,哈工大和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所在的克莱蒙大学城在生态文明研究与教学领域形成良性互动。

  “哈工大在推动绿色大学建设和培养生态文明所需的人才方面有明确的前瞻意识和理论自觉,这使得两家的合作一拍即合,”王治河说,“哈工大为此不仅专门成立了‘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开设建设性后现代研究课程,建立‘海外学术基地’,双方联合举办国际会议,而且还合作举办了三届中美过程(后现代)研究暑期班。”

  尽管生态文明研究在美国尚未形成学术体系,以生态文明为教学主题的课程也才刚刚起步,但是王治河和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博士等发现了一批在美国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专家学者,包括过程哲学界的泰斗、西方社会“绿色GDP”的提出者小约翰·柯布、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清晰概念和定义的罗伊·莫里森、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福斯特、“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菲利普·克莱顿等,他们成为中美生态文明学术思想交流的美方主力。利用哈工大与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共同创立的合作机制,利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合作办班办学、学者交流等方式,双方为推动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研究与应用作出了贡献。

  2012年在哈工大举办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上,已届八十高龄的世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领军人物大卫·格里芬博士专门前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使这些外国学者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不管是50多岁的福斯特、克莱顿,还是80多岁的柯布、格里芬,在了解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后都开始在各自的著述、演讲中为中国叫好。

  “哈工大这些年来为中美生态文明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王治河说,理工科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这就是为什么哈工大能够看到中美生态文明学术交流的意义所在,并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开始行动的原因。

  “生态文明不是种种花草、治治污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的形态,它是对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的全方位超越。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之写入党章,标志着生态文明已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王治河说,理工科学生应该很好地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中找对方向,使科学研究造福人与自然。

(来源:新华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