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有些价值依然打动人心
一周舆情榜(1.11-1.17)
排名 | 新闻事件 | 报道量 |
1 | 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因病逝世 曾被称为布鞋院士 | 852 |
2 |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不顺流浪10年 穴居峨眉山山洞 | 650 |
3 | 上海一民办学校办孝敬节 800多学生集体跪拜父母 | 625 |
4 | 江苏一汽车翻入河中 大学生寒夜跳河救四人 | 406 |
5 | 小学女生被老师责罚留遗书永别 约好友跳楼重伤 | 368 |
6 | 养个孩子要花多少钱?部分幼儿园学费远超大学 | 363 |
7 | 高校频现神考题:“小偷偷偷偷东西” | 352 |
8 | 教育部发布《意见》 研究生课程迎来“大变脸” | 317 |
9 | 南京高校出新规:老师上课无故迟到扣工资2000 | 300 |
10 | 北京大学一博士因论文抄袭被撤销学位 | 282 |
(中教舆情监测数据)
■张以瑾
喜欢关注时事热点的人往往会困惑,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东西是确定无疑的?社会走向开放和多元,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没有定论。事实上,社会愈是开放多元,人们对话、协商以及达成共识的意识与能力就愈显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将来的人们不仅找不到并肩前行的伙伴,连脚下的地方也会松动。
过去一周,在媒体报道量排名前10位的榜单上,争议性的话题和事件依然不少。其中,“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不顺流浪10年,穴居峨眉山山洞”和“上海某民办学校办孝敬节,组织800多学生集体跪拜父母”两件事引发的争议尤为激烈。有人批评穴居山洞的大学生自暴自弃,立即有人回应“个性自由,有何不可”;有人批判“集体跪拜”是重拾糟粕,又有人坚称这是弘扬孝道,甚至学校也站出来说“孩子别说向父母跪拜,就是为父母端屎端尿也是应当的”。
如此争下去,一百个回合恐怕也不会有结果。你攻我伐,争议就渐渐变了味,最后别说共识,就连起码的尊重和风度都将不保。难怪很多有识之士呼吁,现在都强调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但对话和沟通能力同样重要,同样需要从小培养。
我们梳理每周的热点事件和话题,并非要在某个制高点上做评判。而是想看看在复杂多变的舆情中,究竟有没有一些东西是确定无疑的,能否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充实和前行的力量。
从上周舆情表现看,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恰恰体现了这种期待。1月10日,一则篇幅并不长的讣闻,引发了全国大小媒体的报道,网上一片哀思和惋惜——被网友敬称为“布鞋院士”、“扫地僧”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逝世。这位衣着简朴、身体瘦弱的老先生,平时即使走在大街上,也很难引起别人注意,却因为一张足蹬布鞋登台讲学的照片,赢得齐刷刷的致敬。
有人问,“布鞋院士”到底触动了我们哪根神经?恐怕就在于那种确定无疑的东西——当金钱、权力、时尚的势力大行其道时,真正能打动人的,真正能得到一致认可的,还是人生所能达到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总在抱怨社会浮躁、自己又欲振乏力的人们,猛然瞥见一个专注从容、自适自得的身影,悠然行走在欲望多于理想、空想大于行动的人群边缘,那种震撼是直抵灵魂深处的——作为教师,他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作为科学家,他潜心科研,为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员,他自然率性、情操高尚,为时代留下了精神积淀。
“布鞋院士”走了,但“布鞋精神”永存。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来说,这种精神都是值得遵循的认识基点和价值准绳。
上周舆情榜,还记录了江苏一名大学生寒夜跳河连救四人的英勇之举。当舆论给予一边倒的肯定和赞扬时,无数人在信息的传播和评论中,感受到的同样是一些确定无疑的东西,比如青春、责任、勇敢、坚毅等。移动互联时代,这些真正蕴含美好价值的人和事,无需包装,无需宣传,就能传得很远很广,正说明它们是舆论所望、人心所向的正能量。
今天,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技术的发展,正在让意见表达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让争议变得越来越广泛。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一方面要学会协调不同意见、处理复杂问题,尤其是通过教育培育年轻一代具有这种心态和能力,降低人们共同生存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更多地树立那些确定无疑的价值和观念,无论是个人前行,还是社会发展,都需要这些确保平稳的“压舱石”。
(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出品)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