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必期于用 用必适于地
——南通大学在服务地方中提升办学实力
2014年7月,南通大学提出“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此时提出“跨江”的底气,不仅因为国家有了长江经济带跨越发展战略,更在于他们长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办学特色。
■本报记者 储召生
医科过江到了苏州,就长成了今天的苏州大学;纺织学科过江到了上海,就长成了今天的东华大学;而留在通州湾的南通大学,发展却总受到地域的局限。这也是百年前清末状元张謇的终生遗憾。
2014年7月,南通大学提出“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此时提出“跨江”的底气,不仅因为国家有了长江经济带跨越发展战略,更在于他们长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办学特色。
科研课题从企业一线来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是张謇留下来的教育理念,也是南通大学始终坚守的办学方针。
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堵俊,从2002年开始就“自带干粮”到企业办公。堵俊说,为地方服务首先要盯准一个目标,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次要与企业建立互信,不能老想着从企业拿钱。
堵俊当年盯上了南通烟滤嘴公司。这家企业隶属中烟集团,生产的特种香烟过滤嘴市场份额占全国1/3。但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新品种的开发能力也不强,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电气工程专业。
当年这家企业并不看好南通大学,他们更相信江南的大学实力。堵俊说,从2002年开始,南通大学的教授们帮助企业申报各种专项,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6年时间里没有从企业拿过一个项目。
付出总会有回报,他们在烟滤嘴公司建立了企业工作站,2006年,学生们就拿到了“挑战杯”的两个奖项;2008年,他们开始承接企业的科技服务项目,2014年的合同金额达到1400万元。更为可喜的是,南通大学的技术力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从2008年开始,该公司每年都招收学校电机专业的学生,目前企业4个值班长中,有3个都是南通大学毕业的。
在传承中彰显办学特色
缺少办学特色是当前综合性大学的通病。特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南通大学的做法,是要凸显传统优势。
临床医学是南通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2014年10月,顾晓松教授获得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这对地方大学来说实属不易。近10年来,顾晓松领导的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构成人工组织神经,成功修复了大型动物30毫米周围神经缺损,被国际同行誉为“应对了脑科学10年未能解决的挑战”。英国《科学》杂志2012年对顾晓松的工作给予重点报道,并称他是组织工程神经医学的开拓者。
正是由于顾晓松们的努力,目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医学肌腱分区方法和肌腱修复方法,载入国际骨科教材《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学校炎症与分子药靶实验室,也被列为新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通大学校长程纯说,“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就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在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弘扬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根脉。
那些非尖端的学科专业,更可以从文化传承中寻找结合点。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研究城市景观规划的邵耀辉告诉记者,张謇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工业化之初就有意识地规避城市病。2007年至2012年,邵耀辉在德国柏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张謇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之景观规划》。邵耀辉说,她正在为唐闸工业文化遗址冲击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
校企合作为“跨江”搭台
2014年7月,南通大学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大战略。南通大学人的“跨江发展梦”终于有了蓝图。
姚兴田是最早跨过长江的学者之一。现为学校服务地方办公室副主任的姚兴田告诉记者,常熟沙家浜镇是我国的玻璃模具之乡,常熟市玻璃模具占全国市场的70%,其中大半在沙家浜。2008年,他作为科技特派员挂职镇党委副书记,不仅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享受国家的税率优惠,还联合企业出资建立了学校的玻璃模具工程研究院。目前该镇一些龙头企业的产品,已经打入了美、德、法、日等20多个国家的高端市场。
“跨江发展”更需要体制机制的支撑。科技产业处处长高江宁告诉记者,学校成立服务地方办公室,与南通大学国家科技园合署办公。学校沿江沿海发展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为了策应国家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已提出打造江海联动升级版的总体规划。作为江苏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学校专门成立了交通运输工程研究院,下设智能交通研究所、交通纤维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交通机电装备及新能源研究所、船舶电气研究所、交通医学与心理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承担交通运输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真正得益的还是学生。南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国庆告诉记者,学校已与企业合作成立67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这些企业大多是创新型的骨干企业,研究生们能在解决企业难题中获得科技能力提升。以南通大学——海安锻压厂研究生工作站为例,以高年级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团队,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解决了国外先进石油机械的国产化难题。目前他们研制的智能模锻锤已能取代进口产品,该项技术也获得了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几年来,南通大学已建成省级品牌专业6个、特色专业9个,建立校企联盟131个、产学研基地199个,科研总经费达2.4亿元,实现了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的突破。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告诉记者,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南通地方经济产业的升级换代,都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