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安全自救教育何时真正走进课堂
“外滩踩踏事件”把上海人乃至国人辞旧迎新的新年气氛降到低点。对于这一悲剧的酿成,媒体、大众、官方也从各自的专业和关注角度,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找出造成事件恶果的直接原因,进而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可能是我们对那些死伤者能尽到的最后责任。
在各种反思中,安全自救教育的缺失应当引起我们格外的重视。因为,与之前很多次安全事件相比,此次事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死伤者以年轻人为主,现场拥挤的人群中,更是以20岁左右的青年人为主体,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他们是各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所在。而在那样一个夜晚,受伤的正是这些家庭,是这个国家。
为什么受教育程度不低的青年人,在这样一个应该成为欢庆时刻的夜晚酿成悲剧,甚至部分间接地引发了这场悲剧,当然原因太多。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当晚很多在场的青年人,几乎没有安全意识,缺乏听从应急指挥的主动性,更缺乏紧急自救常识。
但这能责怪他们吗?从小学到大学,有几个国人曾经接受过系统的安全自救以及救护教育?有多少学校针对不同的紧急状况,持续有效地对学生开展过模拟演练?有多少学校,坚持着从细节入手,将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行为举止教养、独立成熟思考看得比考试成绩还重要?有多少学校、教育部门,把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课程,放进学校教育考评的重要环节,像抓升学率一样重视?有多少城市,以服务型管理推进日常安全教育、帮助市民养成日常安全行为习惯?
对于某些国人不文明的举止,人们进行过多少次的道德谴责?节假日后脏乱不堪的沙滩、公共场合的拥挤喧哗、国内国际航班上的拳脚相加……没有一次我们不愤怒,没有一次我们不归结为国民素质不高。而这一次,我们还是得出类似的结论:在管理之外,国民社会素养亟待提高,因为管理者,也是国民一分子。只是这一次,这个话题因为36条年轻的生命更显沉重。认真正视我们的短板,抓紧弥补相关教育的缺失,是当下我们亟须要做的。(方严)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