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奋力争夺“留学红利”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发布——
各国奋力争夺“留学红利”
蓝皮书建议,我国应积极完善相关政策,留住来华留学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创造“人才红利”。(资料图片)
高中生已经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
留学生成为发达国家争夺世界人才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留学规模在“输入”和“输出”存在不平衡现象。
可考虑放宽来华留学优秀毕业生的实习工作政策。
■本报记者 张东
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近日在北京发布。蓝皮书分析世界和我国留学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并针对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低龄化”出国留学趋势不减
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同时“低龄化”出国的趋势不减。中国高中生赴美留学热潮涌动,已经形成一股显著的力量,高中生已经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蓝皮书调研合作机构启德教育集团调查显示,2007年至2014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集中了90%以上的中国高中留学生。
针对出国读高中的原因,蓝皮书的研究发现,教育质量和职业发展是学生和家长选择出国留学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因为国外教育和考试制度相对宽松,考核指标相对多元,更注重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等。其次,国外很多高中是世界名校的摇篮,每年为美国著名高等学府输送大量生源的中学被中国人称为“小常青藤”。再其次,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等也是很多家长提早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原因之一。
蓝皮书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高中生出国人数将持续增加。
然而,低龄留学也存在弊端。学生年龄小,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受限,极易导致无法按时完成学业、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缺少法律意识、缺少对文明的尊重和了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等问题。
对此,蓝皮书建议,留学生和家长在做出留学决定前,应该慎重思考,让深思熟虑代替一时冲动,让理性留学代替盲目留学。
中国未来更应关注“留学红利”
“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启新纪元,急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留学,正是培养该类人才的重要途径。”蓝皮书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发布会上说。
蓝皮书指出,“留学红利”是我国“人才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留学发展未来更应关注“留学红利”。
“留学红利”分为“经济红利”和“人才红利”。蓝皮书显示,在国际社会,“留学红利”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留学生中,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很多都是得到了政府或私人资助,或者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留学生都给其所在学校以及当地政府带来巨额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留学生也成为发达国家争夺世界人才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潜在的高技能国际化人才,留学生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力争吸引和保留的移民群体,因此,很多国家尽管收紧移民政策,但依然实行较为宽松的留学政策,为留学生毕业后能够留在该国工作提供各种便利。
蓝皮书建议,我国要加大力度吸引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尤其是掌握高科技和专业知识的硕士、博士人才,以扭转人才流失局面,积攒“人才红利”。
同时,针对留学生群体,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均允许留学生毕业后居留一段时间找工作,以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在本国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吸引海外人才,会对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项目。
对此,蓝皮书建议,我国也应积极完善相关政策,留住来华留学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创造“人才红利”。
来华留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来华留学将可以成为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突破口,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平稳进入‘新常态’;甚至可以结交更多外国青年友人、培养未来政治领袖,助力我国构建大国外交宏伟蓝图。”王辉耀说。
然而,我国留学规模在“输入”和“输出”两方面不平衡。根据蓝皮书统计,2013年在华的各类留学生共计356499人,比上一学年增加了28169人,但是其中攻读学位的只有十几万。
从全世界来看,国际留学生总量占全球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近2%,许多国家高出这一比例。为了更好地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蓝皮书给出5个方面的建议:
在政策方面,我国应顺应世界人才国际化流动的趋势,放开外籍优秀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限制,可考虑放宽来华留学优秀毕业生的实习工作政策,允许优秀外国留学毕业生留华工作和生活,或设置留学生实习签证、工作签证,允许短缺人才或居留达到一定年限、就业创业成绩出色的外国人才留在中国。
在教育方面,改革教育体制,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应逐步去行政化,使教育部门回归学术、科研本位;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式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优秀师资,获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导与师资力量。
在课程方面,增加国际语言授课课程、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除了全球招聘,可考虑实施“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通过教师外语培训、中长期国际学术交流、国外进修、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等措施,培养拥有熟练使用外语、读写外语文献等技能的教师队伍,并带动全国效仿实施,降低留学生在华学习的语言难度。
在合作办学方面,继续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尽快引入外资或国际办学模式,将中国高校推向世界,与世界教育机构展开竞争。
最后,蓝皮书建议实施吸引留学生的专项计划和示范工程。
各有特色的留学“吸引力”
此次蓝皮书的调研中,特别对2013年本科毕业生的留学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留学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主要的原因是“研究生教学质量好”,其中北美比例最高,达到了88.1%。同时,选择留学大洋洲的原因还有“留学环境开放、容易申请”,选择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因素还有“留学费用便宜”等。
为吸引留学生,2014年美国参议院移民改革法案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科技人才移民的优惠政策,指出移民政策应向理工科人才和在美投资创业者倾斜。而加拿大出台了一项海外留学生倍增计划,鼓励国内大学接纳海外留学生和研究人员。英国则针对中国留学生出台了“国际学生实习计划”,给予留学生在英国参与实习工作的机会。澳大利亚著名的“八校联盟”则正在积极与中国“985”和“211”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鼓励中国学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但蓝皮书分析,美、英、澳、加等几个传统留学国家受到留学费用、移民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始面对更多新兴留学目的地的挑战。尤其是一些欧洲大陆国家和亚洲国家以较高的“留学性价比”赢得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生源。
2013年,赴德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了2万多人次。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留学“吸引力”不仅是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公立大学不收取学费,且允许留学生在校期间打工,留学性价比较高。与此同时,荷兰、瑞士、比利时和瑞典四国因为提供数额较高的奖学金或签证通过率高等因素,近年来接收留学生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亚洲一些新兴留学国家和地区也受到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关注。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亚洲国家在世界著名大学排名中表现不俗,而且对于本区域的学生来说,留学亚洲的优势还在于语言文化差异相对较小,学费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下,政府奖学金和双边教育交流等项目越来越多,使得更多中国学生开始考虑“就近留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