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博导性侵女研究生事件在过去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不仅事件处置本身一直受到关注,由事件衍生的诸多话题其实目前也尚未停息。事件曝光之初,吴春明受到外界的道德指责,至于接下来的处置,尽管各方给予校方足够的压力,其实并未成为核心议题。因为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如果舆论压力足够大,当事人受到相对较重的惩罚也就顺理成章。
可事实并非如此,人们的愿望未能实现,这也使得在厦门大学公布处理结果后,事件迎来新一轮的舆论关注。外界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太慢,这个被外界视为铁板钉钉的事件,处理前后经历了三个多月;二是认为处理过轻,事件的举报者认为应开除吴春明。
舆论之所以出现从重惩罚的诉求,主要源自舆论对师德沦丧引发的集体性焦虑,此次事件恶劣程度以及影响力,期间的交锋与分歧,使得民间的情绪得以集中爆发。这些因素都注定了它将成为今后的典型,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处置事件过程需要更多的权衡,从短期看,首先要安抚受害者以及批评者,从长远看,外界希望它能够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无独有偶,本月12日,就四川美术学院发生副教授餐厅“骚扰”女学生事件,校方给出取消其教学资格的处置。从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看,厦门大学公布处置结果是在前者后两天,考虑到事件影响差别较大,厦门大学借鉴前者的可能性较小。既然没有这种影响,那么为何厦门大学采取的是一种相对较轻的处置?问题可能出在“机制”缺失,目前对于教师针对学生的性侵现象并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更多时候问题被归结到师德范畴,而这正是处置分歧的根源所在。
目前这种分歧还在延续,各方正在探索解决办法。一些细节显示,对类似事件的处置有望从道德范畴转移到法律层面,在处置结果公布前,对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各界就有所讨论。不少人期待完善机制。上月上旬,国内外高校教师、学者和学生发表两封公开信,提出两个诉求,一是彻查厦大性骚扰事件,二是建议以此事为契机,教育部制定《高等教育学校性骚扰防治管理办法》。不过,有评论者注意到,这种诉求的发出者并非是法律界人士,并指出这种诉求并不符合立法精神。原因在于,一方面此类事件夹杂了复杂的感情因素,一般难以查处,另外对于立法所能达到的效果,业内人士也表示怀疑。
教师针对学生的性侵行为容易激发民众的怒火,具体到如何防范,仅仅寄希望于法律可能不切实际。外界过去看待师生关系时的确有简单化的倾向,以致纠纷出现时显得手足无措,性侵作为极端现象,放大了目前的纠纷,它也表明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何小手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