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洋解救15名被拐儿童
孙海洋失子7年,见证了民间力量聚拢起来与公安机关合力打拐的过程。
这7年里,孙海洋为寻孩子走遍大半个中国,参与寻找和解救了15名被拐卖儿童。
这些孩子都很难找到父母。“买家承认是买的,交给警方,但找不到父母。”孙海洋介绍,不少被拐卖儿童来自贫困地区,丢失后,父母因为地域偏远和家境贫寒,不能去给孩子做DNA入库,导致查找困难。
孙海洋还发现,5岁以下失踪儿童,主要会流向一些重男轻女思想相对浓厚的地方,而5岁以上失踪儿童则去向较为分散。相对而言,越穷的地方越流行拐卖儿童。
孙海洋曾去河南解救一个与孙卓长得相似的孩子,发现买家18岁儿子车祸丧生后,仅母亲是劳动力,是村里亲友凑钱3万为这个家庭买的孩子。
孙海洋呼吁要公安部门对来历不明儿童进行严查。电影《亲爱的》中张译去居委会领二胎准生证那一场戏,是孙海洋经历的真事。现实中,失子家庭二胎准生难入户,有的地方买的儿童则入了户。
整体而言,由于中国对于失踪人口的寻找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制度架构,全国性失踪人口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失踪儿童,至今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
孙海洋仅在2008年,就接触了上千名家长,掌握到3000多名家长报失儿童信息。而“宝贝回家网”向南方日报提供的最近的一组相关数据显示,从成立至今共有25000份失踪孩子记录,截至10月9日记者采访时,总共找到912个孩子。孙海洋为民间寻子力量的崛起和公安部门打拐力度的强化,贡献出了自己的倾心之力。
现在,家长找孩子会通过孙海洋们组成的寻子网络,节约了很多成本。当年弱小爱流泪的孙海洋变得能量十足。“以前,我陪别人亲自去找孩子,一年多跑了13个省份。现在有线索要落实,直接给家长打电话,不行就给“微博打拐”打电话,他们会派人过去。”
邓飞认为,这些寻子家长是打拐团队一股重要的力量,要想办法将这个群体进行整合,并在基金、经验、传播上对其进行支持。邓飞的打拐团队目前正在准备做这个事。
警方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公安部门从2009年起启动“打拐专项行动”,2011年实行“一长三包”制度,这几年来,新发案件已经越来越少,拐卖孩子现象得到很大遏制。近5年来,深圳拐卖案件发案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拐卖案件现案中被拐婴幼儿全部被解救。
这两年,“宝贝回家网”同公安部打拐办建立了一项打拐合作机制。随着网站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志愿者数量以及公众意识的不断提升,网站寻找孩子的效率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平均每两天就能找到一个孩子。
别人家找到孩子就是给我一些希望
几年前孙海洋和被拐儿童家长全国各地寻子时就在想:要是有大明星大导演将我们的真实故事演成一部影片,让社会大人小孩都能看到,让悲剧不再重复,该多好。
一年多以前,孙海洋接到一个电话,说陈可辛要拍一部电影,要见一下他。孙海洋和陈可辛聊了几个小时。电影拍完后,摄制组邀请孙海洋、彭高峰等电影原型前往北京。
摄制组希望把孙卓照片和孙海洋电话放到电影片尾,并善意提醒,电话公开会不安宁。
孙海洋说没事,只要有人打电话就好,就有希望。
电影公开上映后,《亲爱的》主创又来到湖南卫视,张译在节目最后呼吁大家帮孙海洋寻找孙卓。
孙海洋小儿子孙辉两年前出生,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世渠取的名字。“我们有时候搞错了叫‘孙卓、孙卓’,孙辉还不懂事,不知道孙卓是喊的谁。”
“别人家的孩子找回来后,就能够给我一些希望,证明孩子是可以找回来的。如果到现在一个孩子都没找回来,那我也彻底地失去希望了,我从未对找到儿子失去希望。”
有的人会安慰孙海洋,“不行再生一个”,或者说,“这么多年了,肯定找不到的”,“我听到这个话我就冒火!”孙海洋颇为激动。
夜色中孙海洋看着手机上一个个陌生号码,儿子正好是7年前的此刻被拐走。“其实,现实给你希望,你失落了,又给一点希望。”“我现在经常能够看到希望。”他说。
找到儿子后的这几年,彭高峰还在做公益,也在重塑着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孙海洋依然无业,全身心投入在寻子路上。(●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杜艳 见习记者 刘芳宇 摄影:鲁力)(署名外为本报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