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探寻消逝的古国(视线)

——观“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展

本报记者 吴艳丽

2014年09月14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西周早期·玉鹿

  西周中期·霸伯罍

  西周早期·“燕侯旨”卣

  西周中期·鸟形盉

  西周中期·铜人顶盘

  2007年,继山西发现曲沃县北赵墓地的晋侯墓葬、绛县横水墓地的倗国墓葬之后,西周考古学史上又一次重大发现——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再次轰动了考古界:这里或许是一个在浩瀚史书中没有留下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风格独特的葬俗、数量惊人的随葬品、精美的漆木器、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漆木人俑、填补史籍记载空白的青铜器铭文以及珍稀的原始瓷器……掀起了世人探知的欲望——“霸”是一个国家吗?它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存在了多久?又何以隐蔽了近3000年……

  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试图给出答案。展览由该馆与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180余件(组)出土文物,从周礼的视角,辅以文献,叩响了那神秘的千年回声。

  从阙载到发现

  历史上,很多失落的文明随着文物的出土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与“霸”相关的一切也是如此。

  2007年,因大河口墓地被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发现了大量带有“霸”字铭文的青铜器:“霸伯罍”铭文作“霸伯作宝尊”、“铜豆”有铭文“霸伯作太庙宝尊彝”等,同时,在一个铜簋的盖子内面,发现有铭文“霸中作旅彝”。“中”通“仲”。伯、仲、叔、季,在古时有兄弟排名之意,故考古队推测,“霸”字应该是这片土地的国名或族名。

  不仅是“霸”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上,考古队还发现了带有“燕侯旨”的铭文。“燕侯”是指西周封国燕国国君,当时燕国都城的地理位置,目前所知位于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所以山西大河口地带不可能是燕国的所在。由于大河口墓地在晋国国都翼城附近,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和专家认为,“倗”和“霸”都不是国家,它们最有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怀姓九宗”中的两宗,也就是分赐给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媿姓狄人,甚至也有专家提出,“倗”和“霸”都是晋国的采邑,即周天子封赐给晋侯作为世禄的田邑。

  对于这些观点,主持此次考古发掘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谢尧亭并不完全认同。早在倗国墓葬发掘时,考古队已对“倗国”的归属进行了研究。从倗国墓葬的个别大墓在礼制严格的西周使用墓道,大墓基本都有独立陪葬的车马坑且大多随葬有丰富的青铜器、玉器,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可知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外交和内政,并与周王室及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往来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再将大河口墓地的墓葬形式和随葬品与北赵墓地、横水墓地进行比对,它不仅也有独立的车马坑,且有些墓葬的随葬物品数量甚至超过了晋侯墓,更有原始瓷器、金器等珍稀的外来品,这都不是一般贵族能拥有和用以随葬的奢侈品。另外,《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最初“方百里”,如果把“倗”“霸”作为晋国的一部分,显然已超出“方百里”的范围。同时,在大河口墓地可以看到当时周文化的影响和其独立发展的印迹,这片区域应该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自治权,有着独立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综合以上因素,谢尧亭认为“霸”和“倗”一样也应是相对独立的国家的国名。

  兴盛于西周早中期,衰落于西周后期,消亡于春秋早期,霸国存在了300余年——这是大河口考古队综合墓地整体情况得出的结论。1000余座墓葬,也说明当时的霸国应该人口较少、面积方五十里或三十里,它或许就是西周1000多个分封国中的一个二等小国。

  从个体到群体

  西周早期,为了维持长治久安,各封国除了壮大自己的国力外,也很重视与周王室及周边国家的关系。在霸国所处的山西晋南地区,就有20余个西周封国,霸国处于怎样的地位?它与周王室及周边封国的关系如何?又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这些在铸有“燕侯旨”铭文的器物等出土文物中或可寻得蛛丝马迹。

  大河口墓地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霸伯墓葬。根据种种迹象,考古队判定霸伯是霸国的国君。大量的燕侯作器埋藏在霸伯墓葬中,在考古队看来,这不是一般的助丧之器所能解释的,也不可能是分赐、掠夺得来的,赠送的唯一途径可能就是两国联姻。展厅入口处的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卣”,在盖内和器底都铸有铭文“燕侯旨作姑妹宝尊彝”,即燕侯旨给他嫁到霸国的“姑妹”(小姑姑)专门制作的青铜礼器。燕侯旨是燕国第一任国君——召公奭儿子燕侯克的儿子或是弟弟,史界尚无定论。从1号大墓的年代来判断,谢尧亭认为,似乎“姑妹”为召公奭的女儿、旨是克的儿子比较合理。这些器物不但大大丰富了铸有“燕侯旨”铭文的青铜器,也将霸国和燕国联系在了一起——燕国公主或许正是嫁给了霸伯。

  除此之外,霸国也与其他国家有密切的往来:展览的“三足簋”盖内壁和器底铭文“芮公舍霸马两玉金用铸簋”,显示出霸伯与周王室重臣芮公之间通过赐器方式的往来;“尚盂”铭文“唯三月,王使伯考蔑尚历……霸伯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作宝盂,孙子子其万年永宝”,还原了周王室对霸国进行赏赐的场景。同时,存世的一件“晋侯铜人”敝膝上有铭文“唯五月,淮夷伐格,晋侯搏戎……”研究表明“格”通“霸”,这说明晋国与霸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宫藏的“倗生簋”铭文说了格伯用良马四匹换取倗生30田的故事,显示出霸国与倗国之间的交往……

  可见,霸国不仅与周边封国,甚至与周王室及远方的诸侯国也有着密切的往来。在这种交流中,霸国可能在300余年的发展中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而霸国与诸侯国之间的文化关系及霸国的地位也随着考古研究的推进而渐渐清晰。

  从细节到格局

  当古老的夏商周在传世文献中留下文明足迹的同时,其漫长的历史也给今人留下了太多的未知数。这也许是霸国近3000年来从未闯入人们视野的原因所在——或是因为西周有众多像霸国这样的小国,或是因为关于霸国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遗失了。而今,伴随着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一些失落已久的历史细节也渐渐呈现出来。

  青铜酒器在西周早期是地位的象征,从带有“燕侯旨”铭文的青铜酒器出现在霸伯墓,而非是燕国公主的墓中,可以推断霸伯的地位要高于其夫人。目前,在大河口墓地发现的霸伯墓葬有6座,其中西周早中期的1号大墓中,70余件青铜礼器以及大量的玉器、漆木器、原始瓷器等将墓室塞得满满当当,从这些资源的丰足,可知霸伯地位的显赫,以及当时这一区域实力的雄厚。

  此外,出土的文物还显示出当时这里等级明确、礼制严格。《礼记·昏义》:“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霸国人的行为准则、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都被规范其中。与商“殉人”的陪葬制度不同,大河口墓地只有“殉狗”,出土的两件脚踏乌龟的“漆木人俑”,也体现着霸国有着较为文明的陪葬制度以及“事死如生”的丧葬原则;雕琢精美的“三联璜组玉佩”显示出君王对祭礼的恭敬;各种青铜食器、青铜乐器以及青铜酒器,则反映了霸国宴饮用乐的精神追求以及严格的等级制度等。同时,墓葬也出土了一些令人惊叹的器物:“鸟形盉”的发现,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增加了一种新器形;墓葬棺盖上铺有2万枚象征地位和财富的中国古代货币——海贝,这在西周墓葬是第一次发现;“铜人顶盘”可能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灯。

  种种遗迹让我们得以窥见霸国曾经的辉煌及他们励精图治的梦想。其实早在此前,带“霸”字铭文的青铜器,已见于《殷周金文集成》等文字著录及晋侯墓地出土的一件铸有“霸伯作宝尊彝”铭文的铜簋。这意味着大河口墓地的发掘和有关“霸国”的考证,为之前在其他各处发现的“霸”器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历史潮水滚滚向前。春秋早期,或许正是在晋献公的大肆扩张中,霸国被其兼并了。纵然霸国梦没能延续下去,但时隔近3000年后,今人仍可真切地触碰到那段真实的历史。也正是无数个被探寻、还原出的历史细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大的历史格局,丰富并不断更新着我们对于历史和当下生活的认知。追寻着这些文明的足迹,身处茫茫宇宙之中的人们,在与古人超越时空的对话中,当感天地之宽阔、生命之绵长、人类历史精神文明之丰厚。这或许就是今天考古发掘、考古研究与学术展览的意义所在吧。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4日 12 版)
(责编:赵英梓、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