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9日电(记者吴振东)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上海将在8所高校全面实施市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工作,校内100%的教授、副教授都将给本科生上课,2015年上海将有更多地方高校实施该项计划。
教授施教,是“教授”这一职称的应有之义。教育部此前相关政策已经明确:“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然而,因近年来高校扩招、校区扩建等原因,高校师生比总体下降,“教授不上课”也在不少高校中成为“惯例”。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本月作客上海广播电台节目时表示,大学一定要把本科生教学作为办学“生命线”,政府则要把高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指标,以扭转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现象。
数据显示,上海高校现有专任教师40297人,其中教授7089人,占17.6%;副教授12941人,占32.1%,他们已成为确保本科教育质量的骨干教师。经过两轮评审,上海目前已确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正式试点高校,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试点培育高校。今秋起上述高校100%在校专职教授都将参与本科教学活动。
上海市教委表示,将强化教学激励,为优秀主讲教师配备青年教师担任助教工作,并规范教师岗位职责,学校需建立和完善坐班答疑制度和校内自习辅导制度,让教师为本科生学习进行答疑,并在自习时间段提供辅导。
与此同时,从2015年起,上海高校新进的青年教师,需先担任2至3年的助教,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才能为本科生独立授课。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