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二
识字量写字量都有减少
悦悦妈进一步详细比较发现,整本教材中的识字量从350个左右降低至296个,写字量也减少到118个,如“浪、乌、话、夜、看、意”等字都已不作写字要求。一些比较复杂的词语如“亮晶晶”、“年纪”、“空着手”等也从词语表上被删去。
此外,部分笔画复杂的字词也在新教材中作了替换或删除。比如,《看马戏》中,原先的“八哥报幕、黑熊敬礼”被删除;《三只猴子》中最后一句,原先是“痛得小猴哇哇叫”,现在将“痛”改为“咬”,而“咬”不是生字;《轰隆隆》中,原句是“喊醒小青蛙”,现在将“喊醒”改为“叫来”。
变化三
相关的教辅书也“瘦身”
在练习上,新教材也有一些调整。如原先要求将拼音字母按顺序联线,新教材里仅要求认读;而一些读绕口令、儿歌的内容也被删除;《李白思乡》等较长的阅读文章也被删除。
经过这一修订,小一新生的认字压力大大减轻,这也让悦悦妈松了一口气。
记者发现,针对教材的变化,相关的教辅书也开始“瘦身”。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辅类编辑徐平透露,最新版的《一课一练》正在印刷中,已根据教材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内容删减,为学生减负。
反应>
有更多时间巩固知识
大多数一线教师表示欢迎
对于教材的变化,杨浦区语文教研员盖敏表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师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巩固课堂内容。“以前一篇课文平均用两到三课时,有些课文有近十个生字,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字都读不通顺,回去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删减内容后,每篇课文平均能有三到四课时,也就是总体多出两星期的课时,教师能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扎实,并且当堂巩固复习、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而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江晓雪透露,现在小一新生的基础差别非常大,有些家长让孩子超前学习了小学第一学年的内容,学习这些长课文自然轻松,但相比之下“零基础”的孩子就会感觉吃亏。而删除长难课文、放慢教学进度,有助于“零基础”的学生掌握知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