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大学新生即将入学 警方发布防骗攻略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又有一大批新生将进入高校。南京市雨花警方对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新生诈骗案件进行分析梳理,按新生入学时间顺序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和防诈骗攻略。 扬子晚报记者 季宇轩 通讯员 雨轩
入校前常见骗局
南京学生小徐考入了天津的一所高校,他想购买从南京直飞天津的飞机票。经过一番比对后,小徐锁定了一家价格最低的网站。两张飞天津的机票只要1000多元,欲购从速。小徐二话没说,在“客服”提示下,向指定银行账号汇入1000元。可小徐发现,购票不成功,再想联系对方退票时,对方却消失了。
■警方防范支招:在网上订购机票方便快捷,但一定要小心被骗。绝不能贪图便宜,应尽量在官方网站定购。现在,很多“李鬼”网站的域名与官网极其相似。对于学生用同样手法订购的汽车票火车票等,该提醒同样适用。
入学报到时常见骗局
2013年9月1日,某高校的计算机系大一新生小周报到后,正在寝室收拾物品。这时,一名自称是辅导员王老师的男子走进寝室,最后掏出一沓卡片,称这是上微机课时要用的卡,里面有充值余额。上课时要用的,每节课10元,平时上网打游戏也可以用的。张某毫不怀疑地买了两张,林某与赵某也各买了200块钱的“微机卡”。当天下午,学校派辅导员走访寝室,小周等人发现与“王老师”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警方防范支招:新生如果遇到学校辅导员来电或见到辅导员本人,要留个心眼,应向班主任或学校核实情况,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要发生任何经济上的往来。
在校期间常见诈骗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小赵在校之余在网上求兼职,他见某网店正在找人帮助刷信誉,就报了名。“网店客服”告诉他,刷信誉的流程是先付款在店里购物,并给好评。只是网店不真发货,会很快把钱退还回来,并支付相应劳务费。在对方的提示下,他向该网店付钱2000元购物,也给了好评。但过了一个多月,对方不仅没付劳务费,连他的2000元也没了踪影。
■警方防范支招:学生从事勤工俭学,既接触了社会实践,又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值得肯定。但一定要对提供职位的单位、个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察看有无相关骗局。最好能到有前辈去过的地方,或是学校介绍的地方,绝不可轻信对方的口头承诺。(扬子晚报记者 王 璟)
(来源: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