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两名青年志愿者的支教:"难以想象"的情况常见【2】

2014年03月26日08: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两名青年志愿者的支教:"难以想象"的情况常见

  曾经有一段时间,殷鉴和吴天不明白张桂梅坚持家访的意义有多大。“山路曲折难走,有时一天只能家访一个学生,而几年来张老师已经跋山涉水,家访了400多位学生。”吴天说。

  但跟着张桂梅家访了两年,他们渐渐明白了。

  吴天记得,一位曾想退学的女生在张桂梅家访劝说后,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女孩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出去读书的那天,全村300多人站满了她家四周的山坡,手里拿着鸡鸭为她送行。“这个女孩背负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命运,更是一个村庄的命运”。

  家访过程中,他们还了解到,村民最怕两件事:一怕生病,二怕上学。有的因为女孩得了阑尾炎就退学了,有的跟着村里的伙伴外出打工,还有的因上学路途遥远而辍学。“这里很多家庭支撑孩子读书的想法,就像几根细细的柱子撑起的凉棚,脆弱得很。”殷鉴说。

  两年多来,殷鉴和吴天去了很多村庄,每一次家访的情况,影像、照片、文字,都被他们记录了下来。这些资料被张桂梅称为“女子秘密档案”锁在柜子里,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女孩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是想给学生留份资料,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大山里走出来的。

  “一个家庭里,母亲总是最辛劳的,如果母亲是一个家庭的家风,那张老师就是一个学校的校风。”殷鉴说。

  去年暑假一次去家访的路上,有人背张桂梅过河,不小心摔了一跤,张桂梅折了两根肋骨,检查时又发现肾上有肿瘤,医生建议她尽快到大城市就医。但张桂梅只是托人要了民间的土方子,每天敷药在患处,因为“舍不得离开学校一天”。

  事实上,张桂梅已经病得很重,她每天要服用大把的止疼药和消炎药,经常头疼,厉害的时候,她在想“把脖子以上一刀切下去,该有多舒服”。她有时觉得自己“就像雪人一样,一旦太阳出来,随时都会化掉”,但她又从不向病魔妥协,因为她想“再等等,再看一届学生走出去。”

  但无论多么疼痛,她在学生面前总是精神抖擞。“她是靠意念支撑着。”殷鉴说。

  和张桂梅相处的时间越长,殷鉴和吴天就越心疼这个“小老太太”。尽管在这里没有一分钱工资,甚至因为“什么都没有”和女友分手,但殷鉴和吴天从没后悔。他们在学校洗衣做饭、拖地扫地、割草修枝、兼任学校食堂员工和保安。“想为张老师做些什么,想让更多人了解张老师为之倾尽心血的学校。”殷鉴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