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
只看成绩不看“面子”
方洪宇回忆,1983年前后,他从外地念书回来,正好看到父亲在批卷子。“我当时正在上学,觉得念书挺不容易,就和父亲说:‘爸爸,您可不知道学生把分看得很重,能过就给过吧!’我话音刚落,父亲立马表示:‘那怎么行!都得看成绩说话。’”
在批卷的态度上,方老的大女儿也有印象。“当年,也有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拎着水果上门拜访父亲,希望他能给提个分。结果,我父亲都让学生们把水果拎走了!父亲的观点永远是只看成绩说话 ,非常有原则。”
一生付出
教书育人是最大乐趣
2012年5月,方老检查出肺癌接受了手术。家人一直隐瞒病情,术后方老身体还算恢复得不错,但因糖尿病,刀口愈合得不好。“2013年年底,父亲癌症转移。”方洪宇叹了一口气。
2月8日,方老住进了辽宁省人民医院,检查出心梗。“当时需要做支架,但考虑到父亲是癌症患者,医生建议用药物治疗。”方洪宇说,用药之后父亲身体有一定好转,2月14日方老就出院了。可到了当天晚上,父亲又觉得身体难受,次日再次入院。“父亲是在睡梦中离去的。”方洪宇说,
2月24日6时,照顾方老的二儿子像往常一样叫父亲起床,却发现老人已离去。
“我们挺遗憾,没有听到父亲最后的遗言。”方洪宇说,方老虽然不善言谈,但很爱学生和子女。他时常出差在外,父亲总会打电话叮嘱他慢开车。“我们中高考时,都是父亲来陪考,给予鼓励。”大女儿说,方老走时虽没有一句遗言,但平日里常说起这样的话:“给学生上课,是最大的乐趣!”
一世财富
视2000余封信件为宝
在方老的书桌下面,有两大包
塑料袋。“这些是我父亲最珍贵的宝贝了。”大女儿说。原来,三年前,一名网友发起倡议:“我们一起给这位辽大的老先生写张明信片吧!我们不要再让老先生心寒!大家多写一些祝福的话,让老人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署名最好都是您的学生。我想一位老教师就算会觉得被打扰,也是一种幸福的打扰吧。”就是这么一个倡议,当年方老一共收到了2000余封信件和贺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网友写满了对方老的祝福。记者注意到,一封封信件全都开启过,可见大家的祝福方老都认真看过。
网帖爆料人
遗憾没上过方老的课
得知方老过世的消息,王悦在网上发布了“那位最尽职的老师走了”的帖子,他也是三年前方老故事的“爆料人”。当日,沈阳晚报记者采访到了就读于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的王悦。
“我始终欠老先生一句解释。”王悦这样说。“我当年就读辽大新闻专业,大概也是对新闻的追求,觉得那是一条很好的新闻就发到了网络,当时年少的我,只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新闻性,并没有考虑事情给老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的心里是否愿意接受,又是否能承受这么多网友的关注。”王悦说,此事一出,数以万计的网友带给方凯老师太多的感动与安慰,当然也有些许惊扰。
“而我因为那时候已确定被保研,始终没有上过方老的课,也未与他谋面,成了一种遗憾。”电话那端,王悦轻叹。如今却只能默默地对方老说:老师,一路走好!
网友祝福
@宁宁:我是2006级辽大新闻学专业的,当年选修的《电工技术》,却没有认真地上课,心里充满愧疚。现在只能对您深深地说一句:方老一路走好!
@q大卫:老师,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新泽在线:大二时选的《电工技术》,记忆中每节课都是满满的板书和电路图。方老从不点名,签到册放讲台,全凭学生自觉。上课的都是文科生,多半听起来费劲,但却是辽大最好过的选修课,从没听说谁挂过。78岁的老师,站了一辈子讲台。天堂有课,一定还有方老的《电工技术》!
辽大已取消
《电工技术》选修课
“辽大已将选修课转变成通识课,也就没有《电工技术》这门选修课了。”2011年,辽大正在将选修课向通识课转变,大一大二已经开始选通识课了,所以当年那个学期选方老师课的只有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选课的学生也变少。2009级的学生当年还有这门选修课,他们这批学生毕业了,就没有这门选修课了。(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丁宁 实习生 颜宇佳 摄影记者 李双琦)
(来源:沈阳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