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三联版《金庸全集》
结婚时期:上世纪90年代
人物:胡虹夫妇
定情信物:三联版《金庸全集》
看着中年发福的丈夫,胡虹戏谑地用“左手握右手”来形容彼此感情,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说起来,两人的相识,很俗套——相亲。
1996年,23岁的胡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老孙。
那时候,25岁的老孙,当然还没有发福,头发也还浓密着,但也算不上是那种让胡虹一见倾心的“偶巴”。
“认识后,就开始了很平淡的交往。看电影、逛街、吃饭……那时候谈恋爱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吧。”
让胡虹对老孙另眼相看的是一套三联版《金庸全集》。
胡虹说,读书时,并没有怎么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时候,女生寝室最流行看的是琼瑶、席绢等的言情小说。不过,穷学生没人舍得去买,都是去学校附近的租书店,两毛钱租一本,大家轮流看。”
寝室里却有个金庸迷,每天晚上熄灯后,她就给寝室里那些迷言情小说的姐妹们讲《射雕英雄传》。“她讲得特别生动,很多细节现在我都记得。我们每天都是听着她的故事入睡。”胡虹说,有一次跟老孙聊天,就讲起了这些学生时代的事儿。
“我不过是随口说了句‘要是有时间,我很想把金庸小说读一遍’,谁知道,他就送来了一整套《金庸全集》。”
胡虹至今还记得,那个大热天。老孙吭哧吭哧搬了个大箱子来到胡虹家。打开一看,满满的一箱书,94年三联版的《金庸全集》。
“我数了数,一共36本,总价498元。”胡虹都傻眼了。和现在动辄就送IPHONE5的年轻恋人来说,这实在不算什么,但那时候对于刚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一套书的。
胡虹后来才知道,为了买这套书,老孙还向单位预支了下个月的工资,“那时收入都低,他一个大小伙子,每个月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哪还能剩下多少闲钱。”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男人真是有点傻气。”偏偏就是这种傻气,深深感动了胡虹。
后来,胡虹一边和老孙交往,一边读《金庸全集》。
当满满一箱书都读完的时候,胡虹不仅熟悉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那个傻呵呵的买书青年也走进了她心里。
1998年两人结婚,第二年胡虹顺利生下了儿子。
十多年来,这套《金庸全集》,一直放在胡虹家的书柜里。
虽然现在这套书看似一本不缺,胡虹却提起了内心的一丝遗憾。
原来,很多年前,有朋友来借过其中的一部《雪山飞狐》。“谁知道,朋友迟迟不还,到后来,我都忘记是谁借的,不知道找谁去要回来。”胡虹又不想她和老公的定情信物从此缺了一本,就去书店找。
那时候,三联版的《金庸全集》,因为合约到期,已经不再出版,当年的那个版本就成了绝版。胡虹跑了很多地方,终于在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了《雪山飞狐》。
“虽然会有一点遗憾,不过,总算配齐了。”胡虹说。
儿子10岁时,这套书就成了他的挚爱。
现在,儿子已经读初三了,假期里,有空也会把它们再拿出来重新翻翻。有时候,他也会调侃下爸爸妈妈这段和《金庸全集》有关的往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