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右一)一行参观重庆28中的抗战教育博物馆。 记者 李文科 摄
丁肇中从力哥手中接过一根“棒棒”,饶有兴趣地问了力哥几个问题。 记者 李文科 摄
丁肇中很随和地给学生签名。 记者 李文科 摄
科学家是什么样的?在大众的印象里,几乎是与“严肃、刻板、不苟言笑”这样的字眼划上等号的。1月6日,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逛重庆磁器口、探访母校,一路上的表现,让人们见识了他“老顽童”的一面,颠覆了大家对科学家的传统印象。路人纷纷感叹:原来科学家也可以这样。丁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那些希望在科学的领域有所建树的孩子及其家长们:爱科学首先要爱生活。
今天,丁肇中一行探访了重庆28中、磁器口古镇、当年曾就读过的原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重庆磁器口小学)旧址等地。一路上,年逾七旬的丁老表现得就像个见到什么都感到新奇的孩子,手捧一台相机,看到什么有趣的就拍什么;遇到棒棒、捣糍粑等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他会主动上前用重庆方言与他们搭话,接过棒棒手中的扁担,他会饶有兴趣的问这问那;看到卖牛皮糖的,他会主动上前接过对方手里的槌子抡上几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