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官网发布致歉信,承认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存在6处错误。近年来,教材出错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历史教材中,从韩愈只活15岁到张作霖照片“闹乌龙”;语文教材里,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被改,巴金散文《索桥的故事》存在常识性错误……教材本是知识输出的权威载体,为何屡现自摆乌龙的乱象?
尽管人教社公开承认错误的态度可谓坦诚,尽管图书编校允许“差错率不超过1/10000”,尽管《咬文嚼字》也被咬文嚼字过,但无论有多少理由,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频现的硬伤,还是让公众难以容忍。教材和词典一样,属于规范性的出版物,其影响非一般出版物所能比肩,如果教材都错误百出、以讹传讹,让孩子们到哪里寻找知识的权威来源,如何养成严谨的学风、专业的精神?
在一些教材集体出错的背后,是出版行业的急功近利,是专业工作者的不严谨。人们对于教材错误的激烈批评,正是对当前此类失范现象的集体焦虑。
从强制“租型”的行政垄断、市场割据,到无序竞争局面的出现,教材出版业的资源争夺持续高烧不退。在市场竞争和限制竞争的多重博弈格局下,出版商对利润的迫切追求,导致了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然而,对于这些年教材中频现的各类错误,相关出版社要么对公众质疑“选择性沉默”,要么以“差错难免”、“有待改进”等言辞推诿逃避。实际上,出错的教材就是一种问题商品,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有关法律,使教材的强制召回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加强教材编写监管,建立问责追责制度,促使出版者切实履行义务、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合理、科学、准确”是教材编写的最基本要求。一旦教材有错漏情况出现,出版商即使不能立即采取召回措施,也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更正启事——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采取上述手段并非难事。教材编写者的“屡屡失误”和出版商对于这类“公关危机”的不当处置,从根本上暴露了其责任心的缺失和信息能力亟待加强的现状。
只有在教材编写者、出版商与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编辑出版者定期通过报刊、网站、博客、微博等媒体,及时弥补认知盲点,虚心做到闻过即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材出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