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高招腐败案件多发 自主招生沦为“点招”收钱通道

2013年12月04日03:44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招腐败案件多发 自主招生沦为“点招”收钱通道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确认,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与“名校”“招生”“被查”等关键词联系起来。高招腐败案件近年来呈多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已成腐败“重灾区”。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一个点招名额卖100万元;调换专业少则几万元,多则10余万元。(12月3日《北京晨报》)

  批判

  100万进名校撕碎了公平

  虽然高招腐败在坊间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当“上名校的机会”这样直接等同于某个金钱数字,还是让人愤怒无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多少考生为之勤学苦读却被名校拒之门外,可那些有权有钱者轻轻松松靠某个官员的条子或者砸一笔钱,就能直接“坐火箭”进入名校,连搞高考移民、高考加分、高考作弊的“麻烦”统统都省了。这简直将高考公平的遮羞布都给撕了;就这样,也还好意思动辄号称建设世界一流高校?

  诸如自主招生之类好“经”,但凡“念”进我们的高校,最后全部都是一部“腐败经”,为什么会这样?根本的原因或许就在于高校的“两化”:一是高校的产业化,二是高校的行政化。想想看,一个既讲赚钱又讲官僚的地方,加之没有像样的外部监督,怎能不成为权钱之恶的集大成者?工程建设如此,科研基金如此,高考招生自然也如此。

  有人说,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后底线;可事实上,即便高考组织得再公平,如果招生腐败不除,也无教育公平可言。所以,高招公平才是教育公平真正的最后底线。必须先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破除高校产业化和行政化,恢复教授治校传统,改革高校运行体制。

  阳光招生,这是我们见得最多的高校招生对外宣传关键词;“一个点招名额卖100万元”,刺破了这个虚伪的谎言,实则不过“阳光招生其外,腐败招生其中”。所谓阳光招生,如果不能做到信息透明,阳光根本进不去。要遏制招生腐败,必须实行招生信息的实时透明:录取了谁,详细分数是多少,有没有高考加分,志愿填报情况怎样,被录取到哪个专业,都应该在统一网站上第一时间公布。就像每卖一套房子都要登记公开一样,每招一个学生也要即时公开。

  唯其如此,自主招生才不至于沦为“点招”通道,补录环节才不至于多为“暗箱操作”,调换专业才不至于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

  舒圣祥

  提醒

  不能因腐败否定自主招生

  高校自主招生改变了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有利于高校发现特殊人才,使得一些有专长的偏才、怪才或一些有培养潜能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可以说自主招生是一举多效的办法。据报道,此次人大招生腐败都是发生在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环节。有人据此反对高校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显然反错了对象。

  我国推进自主招生虽然有10年的历史,但是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探索,不得不说的是入选自主招生的考生,高考分数只要达到有关高校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就可以录取,如:2008年对入选自主招生的少年作家蒋方舟,清华大学在高考分数中降低60分录取。在高考竞争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别说几分就是1分之差甚至是零点几分都会名落孙山。

  为了能让孩子上名校尤其是人民大学这样的学校,对于有钱有权的人来说,参加自主招生这是一个捷径,必然会使出一些办法和手段,全力主攻负责招生的核心人物——招生就业处处长。为了避免招生腐败,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出台了多个廉洁自律的规定。由于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没有集中暴发,更没有典型案件曝光,使出台的制度没有及时打上“补丁”堵塞漏洞。由于缺少监督和制约,作为招生就业处处长面对种种诱惑必然难以招架,走向腐败也是制度使然。正如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显示,81.9%的公众呼吁自主招生过程更加透明,66.1%的人认为原因是自主招生政策本身存在漏洞。因此,要让自主招生达到最大效益化,只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严格问责,使招生人员不能腐、不敢腐,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

  李方向

  建议

  不妨推广平行招生

  目前,同一档次的学校,录取分数相差不大,但志愿的填报有先有后,如果学生没有被第一志愿的大学录取,处在同一批次的第二志愿的大学也不愿录取。比如,上北大清华,学生分数不够,按分数学生可以进人大等一流大学,因为第一志愿没有填报人大,学生就可能不能读人大。北大清华人大是同一批次的,为什么把我们人大排在北大清华之后,想读我们人大?人大只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

  如果同一批次的大学志愿完全平行,不分先后,学生可以多报几个学校。大学可以平行招生,学生可以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读哪所大学由学生自己决定。若有大学给学生做工作,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学生也不是非要读北大清华。要想吸引优秀的学生到你的学校来读书,大学就要竞争,谁也没有永远的优势。学校有竞争,才会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改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术水平低的现状,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流的大学,而不是关起门来当老大,打开门一看,我们的学术已被别人甩得老远。

  平行招生,对学生也有必要,尤其是高分复读的学生,如果他们可以同时选报几所大学,志愿不分主次,北大清华不录取,人大还可录取,学生就不一定要复读了。许多人尤其是教育家们经常批评学生迷信名校、好高骛远,浪费了一年的宝贵时间。从近几年就业形势来看,早一年毕业,晚一年毕业,没有多大区别。但北大清华人大毕业的学生,肯定比在一般大学毕业的学生好就业。

  平行招生,可以减少暗箱操作,把权力装进笼子,我们倡导的阳光招生、我们追求的教育公平,才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冷庆双

  延伸

  必须铲除“条子文化”

  据媒体报道,东部某院校工作人员坦言:“‘点招’也随行就市,由于今年点招指标下降,一个名额已经由去年二三十万元涨到了100万元。”一位211高校负责人坦言,对于主管领导来的照顾某考生的“条子”,学校只能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将其录取。

  211高校负责人的坦言很真诚,笔者认为,只要这种“条子文化”不除,招生就黑幕难绝。一方面,条子文化扰乱正常的招生秩序,让下边的人不得不畸形招生;另一方面,条子文化有榜样示范效应,你权力者搞特殊,我基层人就搞权钱交易。

  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虽然补录也有最低分数限制,但因信息不对称、监管不严,成为权钱交易的重灾区。调换专业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于兴昌的众多受贿记录中,大部分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有关,其第一笔受贿就来自于帮助一个学生调换专业收取了1万元钱。为什么监管不严?不能严格,因为你领导还递条子,没办法监管基层工作;为什么基层用钱调换专业,同样道理,领导有条子文化,基层必然有金钱文化,所谓州官放火,百姓点灯,一团和气,上下和稀泥。

  其实,“条子文化”不仅在招生领域存在,在就业领域也存在,在医疗领域也存在,在交通领域也存在,不客气地说,“条子文化”正悄然泛滥所有领域,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条子文化”承载的是特权蛮横,是钱权交易,是顶风违纪,是破坏秩序,“条子文化”调乱正常秩序,化掉公正公平,“条子文化”是法制建设的绊脚石,是违法乱纪的动力源。铲除“条子文化”,必须从铲除领导特权蛮横开始。“条子文化”不除 ,“招生黑幕”难绝,“就业黑幕”难绝,“医疗黑幕”难绝,诸多黑幕难绝,期盼早日撕破“条子文化”。

  殷建光

  -三言两语

  ●高招改革要多一点“实招”少一点“花”招,要煮众人的“大锅饭”,禁炒少数人的“小锅菜”。

  ——崔恒清

  ●高校自主招生黑幕到底有多黑?人大的教授说花100万上人大是众人皆知的。人大如此其他高校呢?能花这个价钱上人大的,这个学历也不过就是装点门面的工具。而自己辛辛苦苦考上的,会发现这个金字招牌也不能让自己的人生道路畅通无阻。本该最令人向往的高校竟被弄成充满铜臭气味的污浊之地,实在令人痛心!

  ——徐时评

  ●高校自主招生本是好事,在这种无处不腐的大环境下,好事立即变成敛财工具。好多改革举措莫不如此。改革之难可见一斑。

  ——华盖

  ●花钱的人要收回学历证明吗?法不责众依旧蔓延。——崔超

  ●其实,自主招生不是新鲜事,民国年间即已实行,且因多位偏科天才被破格录取而传为佳话。

  ——毛剑杰

  ●盲目地放权给高校自主招生,其后果更将严重,高考招生必将迅速形成新的吃肉不吐骨头区。

  ——高美琪

  ●对待此类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为预防“闯关”而收缴护照。这样做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绝非是长久之计。

  ——东方苏

  ●真为那些真正考上人大的学生抱屈。

  ——于赓哲

(来源:北京晨报)

(责编:林露、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