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4国考点睛:代词“这”在片段阅读中的用法小结

2013年11月20日16:41        手机看新闻

代词,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代替其他词的一类词。例如,可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

具体来看,代词可以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如“我、你、他、我们、咱们、自己、人家”。②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儿、多会儿、怎么、怎样、几、多少、多么”。③指示代词,如“这、这里、这么、这样、这么些、那、那里、那么、那样、那么些”。从指代内容上说,人称代词通常指代的是人而不是物,与之相反,指示代词通常指代的是物而不是人。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做代词指代题的时候快速的排除错误选项。

本篇章中讲的代词“这”属于第三类即指示代词。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知道利用代词的就近原则和话题一致原则做代词指代题,其实,除了代词指代题,我们还可以根据代词自身的特点来解决片段阅读中其他题型的题目。在这里,主要讲一下代词“这”的用法。

一、代词“这”在主旨概括题中的用法。

代词“这”通常具有指示前文内容的作用,所以含有代词“这”的句子往往具备总结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快速判断文段的行文脉络,从而帮助我们解答主旨概括题。例如下面一些例题:

【例1】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初期的麻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在此前后,新疆罗布淖尔、甘肃居延、陕西扶风、敦煌马圈湾、天水放马滩等地也都有西汉麻纸的发现。这些发现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发明了造纸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我国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C、我国目前在多处发现的纸张均为西汉时期的

D、出土纸张的数量和年代表明,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解析】由题干“这些发现表明”一句可知,文段前两句话主要列举具体的事例,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所以文段属于分总结构。最后一句是主题句,由此,不难得出答案为D。

【例2】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此谋生。

这段文字主要叙述的是:

A、职业与事业

B、谋生与理想

C、兴趣与工作

D、目标与现实

【解析】由题干“你做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可知第一句话主要讲什么职业。同样的道理,第二句话主要讲什么是事业。前两句话是并列结构,文段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所以本文段属于分总结构,由此不难看出文段主要叙述的内容是职业和事业,答案为A。

二、代词“这”在词语理解题中的用法。

在词语理解题中,我们可以巧用代词指代的作用。运用这种技巧时,通常指定的词语都和代词“这”相连接,比如这个方案是……,问你“方案”是什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代词“这个”,因为代词“这个”指代的内容就是“方案”具体的内容,所以根据就近原则在前面找代词指代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要找的答案。如下面一道例题:

【例3】农业考古学家可以重新发掘出我们祖先被遗忘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前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这一方法被用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

文段中“方法”一词是指( )

A纳巴塔人占据险恶的内盖夫沙漠

B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纳巴塔人用大暴雨的雨水来灌溉

D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

(责编:实习生杨祎、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