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林露)今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做客人民网畅谈青少年上网话题时指出,现在很多家长特别功利,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好,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她认为“当孩子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时,到网络中去逃避将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陆士桢说,中国的网络成瘾和西方特别不一样。第一是西方的网络成瘾哪个年龄段都有,而中国的网络成瘾主要就是学龄孩子,特别是初高中和大学前期;第二是西方的网络成瘾种类多元化,比如发短信成瘾,看黄色图片成瘾等,而中国的网络成瘾主要就是网络游戏。
“解决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问题,不能靠简单隔断青少年和网络的关系,而是要对他们的上网行为进行引导。陆士桢认为,网络对促进青少年的现代社会性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解决青少年在网络上的有序参与问题,首先社会层面要加强对网络的科学监管,其次就是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
陆士桢说,要让青少年明白:沉溺于虚拟身份只是麻醉自己,获得一种精神的暂时满足,虚拟世界不是真实的生活,一个人终究得回到现实中来。
学校和家庭应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对网络的依恋,陆士桢给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孩子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家长应改变教育观念,一切立足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二,通过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小组活动、志愿活动和阅读书籍等减轻他们单一的学习压力,丰富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离开网络。
第三,在家里和学校的德育中加入网络教育,让孩子懂得在网络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第四,学校组织,包括少年队、共青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吸引青少年参加,如网页设计、网络搜索比赛和数独比赛等,让正向的网络行为充实孩子的网络生活。
第五,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一起使用网络,不断地向他们展示网络的正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