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老师上课也可以不点名

2013年09月30日10:11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老师上课也可以不点名

  不管上什么课,教师一般要争取做到三个有,即有趣、有理、有用。可以使讲课有一种逻辑上的美感,而不是毫无关联的甲乙丙丁

  一个故事,可以剥三层皮,也就是说可以有三种不同程度的利用。一个故事被利用的程度愈深,也就愈能发散它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看到有记者在报上发文章说,老师上课敢不敢不点名?

  拿过来问自己,好像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因为从站上讲台开始,就曾经叮嘱自己莫靠上课点名这种强制性手段来hold住学生,而要靠上课内容的引人入胜来吸引学生。

  一方面是对学生,每次上课总是说明不喜欢用点名来拴住学生。如果所讲内容确实引不起大家的兴趣,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允许自己干自己的事情,甚至用脚投票找个理由离我而去。

  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用不点名来倒逼自己,反而在备课讲课上多了十万分的用心和努力。不仅想到上课要能够留得住学生,赢得抬头率,而且要让有事没事没有听到课的学生感到遗憾。

  多年来,如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各种类型学生对上我的课有一点兴趣,有一点口碑,有不少在职学生还从外地赶来听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以下这些上课体验和心得:

  首先,不管上什么课,我认为教师一般要争取做到“三个有”,即有趣、有理、有用。

  所谓“有趣”,是上课总要引入一个有意思并且具有提纲挈领意义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进入思考过程。问题是平时遇到的关键性困惑,有了问题就能够使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马上进入状态。事实上,我自己备课的很多时间都用来确定要针对什么问题。找到了问题,自己就有了激情,也预感会成功;找不到好的问题,则常常感到没有自信。

  所谓“有理”,是要针对这个问题情景,给出有知识含量、有系统组织的理论性解释。我的习惯,往往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3-4个方面,一层层剥洋葱式地展开理论,并且每个方面都要有1-2个思想亮点做支撑。

  所谓“有用”,是要指出所讲授的东西在我们身边的使用价值。每每发现所讲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的时候,我总有了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其次,在运用“三有”原则讲课的时候,要注意三点:

  一是上课中“三个有”一个都不能缺少。如果只有有理,没有有趣和有用,上课容易枯燥乏味;只有有趣与有理,没有有用,听者往往会缺少学习激情;只有有趣和有用,没有有理,讲课就缺少学术研究的深度。

  二是这三个原则的顺序应该是有趣、有理、有用,而不是其他。如果有理在先,即一开始就讲一大套概念与原理,那么就会把许多人给吓跑。

  三是“三个有”原则实际上是依次深化的。有趣是开场,是序曲;有理是展开,是掘进;有用是提升,是转化。大致上,有趣、有理、有用,对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这样,可以使讲课有一种逻辑上的美感,而不是毫无关联的甲乙丙丁。

  曾经听到台湾一位研究管理的学者说,讲故事要剥三层皮。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认为可以进一步揭示“三个有讲课法”的内涵。一个故事,可以剥三层皮,也就是说可以有三种不同程度的利用。在产业界,时常提到“附加价值”这个概念,说明加工层次越高的产业,就有越高的附加价值。同样,一个故事被利用的程度愈深,也就愈能发散它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剥第一层皮,意指只是讲故事,拿它作为谈话或教育训练的引言,以提高吸引力,或缓和严肃的气氛;剥第二层皮,意指由故事引申出管理、服务、教育方面的理念与方法,避免对人说教的传统做法,使听讲的人比较乐于接受收到的讯息;剥第三层皮,意指再进一步将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经验,嵌入由故事引申出来的理念与方法,成为有助于他人参考借鉴学习的范例。这样才能化理念为行动,进而产生实质性效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诸大建)

(来源:解放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