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它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融社会知识与经验于一体,强调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可持续教育。
在全国许多城市幼儿园都在稳健、创新地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时,一些农村幼儿园组织与指导社会领域教育活动,除了客观上生产条件的制约外,主观上的活动设计与指导存在诸多被大家忽视的偏差。
偏差一,社会领域活动内容的把握上脱离儿童的认知水平,出现“以纲为纲”,社会教育“面孔化”、“模式化”;活动组织上不是做游戏就是讲故事;偏差二,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目标、内容的渗透性不强,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单一,活动枯燥乏味;偏差三,社会领域教育不能贴近幼儿社会生活,活动组织上要么过分“游戏化”,要么“教条化”,将其活动造成事实上的“成人忽悠小孩”的游戏,如组织一个游戏、讲一个故事、看一个片段影像,然后由教师给小朋友讲“自己的事自己做”、“尊敬长辈、老师”、“对他人要有爱心”等等;偏差四,社会领域教育急功近利,无视幼儿系统、长期连贯的计划。
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应该从本地资源出发,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社会活动,让幼儿基于真实、充实的生活发展其社会性。
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好城市里没有的乡土教育资源、环境,有效设计与指导幼儿的社会领域教育。教育资源、环境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媒介。在农村,有山川、水流与大地,自然环境清新,让儿童融入其中接受自然美的熏陶,激起儿童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的思想。农村民风朴实,民俗众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精神资源,对儿童进行民族情感教育、文明教育等。
教师应该还原社会的本来,不可回避,更不能随意虚化社会,营造不真实的社会环境来组织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社会领域教育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不可缺的幼儿园课程之一。课程源于生活,社会教育更应贴近社会生活。
我们不能认为小孩的稚嫩,就去过多修饰社会的良好因素,而完全舍弃社会的消极因素。如果这样,儿童在我们教师“精心”虚构的社会环境里去游戏也好,听故事也罢,不但不能推进幼儿的社会进程,相反会给幼儿接触社会的过程制造诸多矛盾与烦恼。农村的小孩常常会问“妈妈,老师说吸烟对身体不好,那为什么爸爸天天吸烟?”“老师说我们要爱护环境,可是为什么爸爸那天喝酒后就在我们家门口小便呢?”……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对幼儿的社会领域教育上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是将社会知识与社会生活体验相容的系统性教育,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能取代的课程模块。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社会,都应该重视这一领域教育,不断积累经验、方法,逐渐纠正活动设计与指导上的偏差,优化儿童社会化进程,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成长。(郭俊东 作者单位: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