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燕赵晚报:不要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学校

2013年09月18日16:47    来源:燕赵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燕赵晚报:不要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学校

  在家长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以为重视教育就是首先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其次就是重金请家教,再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只要这三项都能如愿以偿,就觉得心安理得了,剩下的就是孩子和学校的事,自己只顾赚钱去了。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那就转更“好”的学校、换更“好”的老师,总之,家长们大都不理性地把孩子的教育像赌注一样压在学校身上了。这一点正好印证了本次调查的两个发现:一是家长们不懂教育,与学校信息不对称,容易盲目跟风;二是家庭教育的不作为导致孩子非智力教育责任人缺位。

  一份关于寄宿制幼儿园的调查也支持了这一结论,该调查发现,在幼儿园里,最容易被忽视的不是学习最好的,也不是最调皮的,而是表现中间的一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中,没跟老师讲过一次话。刻板的缺乏刺激的远离现实的一维生活,使得“寄宿”孩子思维简单,比同龄日托的孩子见识面窄。大多数父母以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尽早适应集体生活为理由将孩子“全托”,但择园时,大都只注意幼儿园硬件设备的优劣;还有的父母对自己教育孩子没有信心,图方便将孩子‘推’给别人;全然不顾这种全天候幼儿园有可能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发育方面的遗憾。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寄宿制学校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不仅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而且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几十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家庭最大的作用是给孩子“根”的概念,如果“根”的概念形不成,孩子对家的归属感就很淡漠,同时会产生被遗弃感。这个危险的遗弃感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有人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的孤儿院”。著名作家池莉曾接到过一位优秀教师的电话倾诉,这位教师痛心地说他所在的住读学校就像一所集中营,孩子们永远被关在教室里写作业,她发现孩子们逐渐在变傻、变幼稚,变得像机器。

(来源:燕赵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