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国家公务员考试热得烫手。这是继高考、考研之后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三热考”。报名现场热火朝天,参考资料脱销,人事信息网点击率高得惊人。但是,在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上,2006年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却给中国的考公务员热兜头泼来一盆冷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菲尔普斯的意见有道理吗?
对菲尔普斯“泼冷水”,我看可以一分为二:一是国家是需要集中一批人才当公务员的。把部分优秀人才聚集到国家行政管理队伍中,可以保证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考公务员作为一条就业渠道,自然无可非议。但是,百里挑一的选拔,把考公务员看作是“学而优则仕”的兑现,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过桥时充满挑战,过了桥别有洞天,那就不正常了。
一项有17330人参加的调查显示:73.6%的人愿意当公务员;83.3%的人认为,公务员这个职业“稳定、医疗条件有保障”;一位报考者甚至把公务员称之为“金饭碗”。在某种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下,做公务员首先是一种“正道”选择,同时还意味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稳定的收入、诱人的社会保障、相对安逸的生活、较大的自由度、较好的发展空间,甚至摆不上桌面的灰色收入,等等,这样一来,大批优秀人才都来捧一个安安稳稳的“金饭碗”,那就潜藏着某种无所作为的危险。从这一点来看,菲尔普斯的提醒是有道理的。
在整个社会生产流程中,政府行政管理毕竟属于二线,公务员考试过热,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优先选择从事行政管理,就会形成社会人力资源分配的畸形,创造财富的生产领域不能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这可以说是社会投入的教育成本的一种浪费。政府机构里的公务员职位不应是主要留给青年人的。而有些大学生当上了公务员后,却陷入了琐细的行政事务,往往埋没了自己的创造才能。有的公务员上班时看看报纸、玩玩电脑、喝喝茶水,打发日子。诚如一名公务员自嘲写道:“一小科员两袖清风三餐食堂只为四季工资搞得五脏俱损六神无主仍然七点离家八点上班九点开会处理无数工作还要调研活动十分无奈。”少数人之所以报考公务员,可能并不是为了承担责任,而是为了不承担责任。如是,那的的确确是人才的严重浪费。
优秀人才都集中在官场,并非上策。如果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第一线单位,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我们国家的西部地区需要抓紧开发,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国内外的许多有识之士都指出:中国必须自己创新,这才能进一步促发生产力。创新需要人才。菲尔普斯说得好:“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菲尔普斯的这个建议,值得每个期望有所作为的大学生好好想一想。(吴兴人)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