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治理学术腐败该出重典
近年来学术腐败案件频发,如何监控、遏制早就该提到议事日程上,至少不能因为科研的专业性、特殊性而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便利。
为炒黄金和买期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党政办公室原主任孟江涛,被控贪污27万、挪用237万科研项目经费,近日终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据地处高校集中地区的海淀检察院统计,2003年至今,共立案侦查科研经费领域职务犯罪17件21人,掌握大笔科研经费的教授群体,有可能成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
孟江涛不过是办公室主任,与科研经费并无直接关系的行政人员,居然也能轻而易举地将科研经费中饱私囊,可以想见,掌管项目申报审批的部门、有权使用经费的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财务人员,想从中渔利就更便利了,负责类似案件的海淀检察院发现,会计伪造账单,报销私人花费,假协议截留经费后变现返回,虚报差旅费用等方式,是科研腐败的常见手段,这些手段使国家拨给的科研经费巧妙地落入个人腰包。
从程序上看,科研经费从一开始申报就需做出预算,虽然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也会派专家组进行中期审核、了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最后项目的结题也要审查经费使用情况,但由于科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务,有其专业性,所以管理的封闭性又有其合理成分。这样一来,经费下拨到位后,日常支出完全由项目组自行管理、支配,财务部门也很难起到监控的作用,围绕科研经费由此形成了一条隐秘的腐败生态链,行政领导、教授、财务会计、科研仪器采购人员等都可能从中渔利。
不难想象,科研需要工具,买工具过程中的回扣完全可以与其他领域的回扣一样操作,以参与科研者的智力,开辟出新的贪污方式也不是难事。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说,每逢科研项目竞标时,各大院校都会派专人常驻在项目评审地“跑项目”,现在想来,这种看似为学校、科研院所争光的职务行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成全的是中标者、项目负责人的个人利益、经济利益,这也就难怪很多医疗、教学人员要花大精力在科研上,因为科研项目不仅有学术收获,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远比日常劳务、工资可观。
近年来学术腐败案件频发,如何监控、遏制早就该提到议事日程上,至少不能因为科研的专业性、特殊性而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便利。(佟彤)
(来源:北京晨报)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