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小“候鸟”们盼望在东莞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记者卢政
公益暑期班陪小“候鸟”过暑假 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又一个暑期将至,小“候鸟”们又将纷纷“南飞”,来莞与父母短暂团聚。不少新莞人家长却抽不出时间照看孩子,而限于经济条件,这些孩子也无法参加暑期培训班、旅行团甚至出国修学游。那么,这些新莞人孩子的暑期该怎么过才能安全、快乐?
近年来东莞的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纷纷办起了公益暑期班,为新莞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让小“候鸟”度过了安全而快乐的暑假。本月中旬起,各种公益暑期班将陆续启动。不过,这些暑期班往往名额有限,要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新莞人孩子,还有待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
孩子独留家中 存在安全隐患
横沥镇石涌流动人口居住中心是当地政府专门为外来人口安排的聚居小区,租金很低廉。这里一共住了200户外来务工人员,近一半从事废品收购,还有一些在附近工厂打工。
“就在这个小区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悲剧。”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社工邓增平说,有一名11岁的男孩,暑期独自待在家时,由于洗澡时发生煤气泄漏而窒息,等到傍晚父母下班发现时,他的身体已完全僵硬。
邓增平说,从接触到的新莞人家庭来看,“孩子独自待在家中”是新莞人家长解决孩子暑期去向问题的普遍做法。“但是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独处家中,用电、用煤气都可能发生危险。”
而一旦孩子偷跑出去,则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邓增平告诉记者,就在自己家附近的生态园人工湖里,每年都会有小孩溺亡,其中不少都是缺乏家长看护的新莞人子女。
此外,东华医院骨科一名医生也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因交通事故而受伤的孩子较平时都会增多。
“家长联盟”轮流照看 责任难界定
昨天早上,家住莞城温南路的小浩被妈妈送到了附近老乡的杂货店。小浩的妈妈在莞城开了家小服装店,昨天她要到广州去进货,于是,她就把小浩送到了老乡家。小浩的妈妈和住在附近的两个关系较好的老乡,从去年暑假开始就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谁家有事,其他老乡就帮忙照看孩子;谁家有空,就帮忙照顾其他老乡的孩子。
“住在莞城温南路的一些新莞人家长,到暑假都会用这种方式来互相帮忙照看孩子。”莞城新莞人服务中心鄂社工告诉记者,这条街上住的很多外地人相互之间都是老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种类似于“家长联盟”的互助形式开始流行起来。
“这种互帮互助的形式,正好能岔开时间照顾孩子。”不过,鄂社工也指出,“这种方式下,一旦出现问题,谁应该承担责任?”
塘厦镇的江女士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去年暑假,10岁的女儿琪琪从江西老家来到东莞。由于和邻居吴女士每周的休息时间正好岔开,她和吴女士就商量好,“谁休息就谁负责带孩子”。
有一次吴女士带着自己的孩子和琪琪一起去公园时,琪琪从石阶上滑了下来,流血不止,在医院缝了几针。对此,江女士非常愤怒,“孩子当天是由她带出去玩的,出了事情她应该负责。”而吴女士则觉得自己是出于好心才带两个孩子出去玩的,自己并没有责任。最终两家人闹得很不愉快。
老人专职照看 “闷”坏孩子
昨天上午记者在东城火炼树菜场,见到了与外婆前来买菜的小宗。9岁的他2天前才跟着外婆从重庆老家来到东莞。小宗的父母都在莞打工,一家人就租住在火炼树的出租屋里。每年暑假小宗都会和念初中的姐姐一起来东莞,与父母共度暑假。不过,父母都忙着做小生意,根本没有时间陪他们。
外婆负责把他们姐弟送到东莞,然后在东莞给他们做饭。“这里不比在老家,马路上车特别多。我必须得看着,不让他们出去玩。”外婆叹气说,小宗比较调皮,有一次偷偷跑出去玩,“我一把老骨头,追也追不上。”
现在,小宗每天都在家看电视,有时候也和隔壁老乡家的孩子一起玩。不过,对于这样的暑期生活,小宗显得非常不满意。“不喜欢来东莞,这里不好玩,还是在老家好玩。”
公益暑期班 陪小“候鸟”开心过暑假
最近一周,莞城新莞人服务中心社工鄂彦茹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很多新莞人家长纷纷打电话来咨询,“我的孩子就要来东莞了,你们的暑期班什么时候开班?”这些致电咨询的家长,都是“老面孔”。去年暑假,他们的孩子在新莞人服务中心,不仅按时完成了暑假作业,而且还上了兴趣班,结识了新朋友。而所有的这些,家长们都不需要花一分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很多社会组织纷纷开展了专门针对新莞人子女的暑期公益班,既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乐趣,也解决了新莞人家长无暇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今年暑假,各公益暑期班将于本月中旬陆续启动。
不过,这些公益暑期班,出于人手限制和课程效果的考虑,往往都有一定名额限制,不可能惠及所有有需要的新莞人家庭。为此,社工们纷纷呼吁,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为来莞与父母短暂团聚的小“候鸟”们创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专家:家长须加强监护
市委党校教授王学敏说,随着暑假的来临,儿童的看护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王学敏认为,社会组织开办暑期班的做法值得提倡和进一步推广。“如果我们能够有多一些像横沥隔坑村这样的社区服务中心,来接纳和服务于新莞人子女,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王学敏特别强调,无论是政府的引导还是社会的帮助,都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莞人子女的照顾问题,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必须加强教育和监护。
“每年的暑假都能看到有儿童因为溺水、交通事故等原因死亡,令人惋惜。”王学敏说,“暑期里,尤其是从外地来的孩子,对东莞不熟悉,如果父母监护不力,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记者黄江洁、关旭东)
(来源:广州日报)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