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在线提问 志愿答疑 大学排行榜
高考地方站  自命题       统一命题港澳台
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高考滚动新闻

跟着2011计划跻身"国家队" 首批14高校名单公布

2013年05月31日08: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如果你是今年的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只是根据“985”、“211”的划分来选学校,或是按照学科排名来选专业的话,那你就out了。当下最时兴的报考指南是什么?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没错,这又是一个根据政策制定的年份来命名的工程。或许,对部分家长和学生来说,它仍显得陌生,但对高校来说,这个专用名词已经讲了一年有余——从2012年5月起,教育部已在全国多个地方举行了32场宣讲报告,753所高校的4500多名教师、中层干部乃至高校领导班子都参加了学习。

  据称,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究竟重大到什么程度?单就人才培养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说,2011计划就当仁不让地直指“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几乎每家协同创新中心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在协同创新的平台上,把我们创新的拔尖人才培养出来。”

  今年4月,全国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对外公布。这些都是经过真刀真枪“淘汰赛”的胜利者,从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来看,从最初申报的两三百所,到初审的167所,再到答辩的32所,考察17所,最终仅有14个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

  而其被认可的背后就是各个中心过去一年来反复修正的答卷——不再是“重招生、轻培养”,而是充分释放中心所属人才的创造力,并连同企业合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等等,都成为这一答案的关键词。

(责编:郝孟佳、熊旭)
相关专题
· 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新闻排行   重点推荐  
1四川发布高考网上评卷解读:“双评”+“多评”
2非京籍考生逆袭:高考移民,体制弊根(图)
3非京籍母子的高考挣扎:绕了半天还是只能考大专
4高考前十天家长最该做什么:调节情绪舒缓压力
5教育部:非京籍考生成美国公民后可在京高考报…
6高招违规点招将专项治理 录取的学生不得注册…
7台湾龙凤三胞胎 携手报考人民大学
8“最美考生”婉拒画家邀请 全心备战高考
9尖子女生高考前被老师建议吃避孕药推迟生理期
10四川126名高三学生着汉服为高考祈福孔子(…
  视频新闻 更多>>>
名师连中国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
东北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专家解读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西南交通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重点推荐  
·80后90后高考考生:致终将或已经逝去的高考
·男生高考前最想对父母说:想痛快玩游戏
·高考故事:复读两年考一本或不再重现
·甘肃会宁状元县高考之惑:囊空如洗也要陪读
·2013年高考誓师动员千万别“搞过了头”
·高考前一周怎么过 专家支招:按计划适度调整
·江苏2013高考有4大变化 试卷运转全程视频监控
·专家提醒:入住高考房当心孩子“认床”现象
·高考考生遗失身份证 补办可走绿色通道
·芦山地震灾区考点全面修复达标 考生只待高考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新东方在线高考天利考试信息网天星教育网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冠华作文网北教恒谦教育网光华鼎力教育学易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北京四中网校清华附中网校中国高考招生网江苏招生考试网高考网考试吧精品学习网高校招生杂志
中国教育招生网新浪高考搜狐高考腾讯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广网教育中青在线光明网教育中国经济网全品高考网计桥高考志愿网中国招生考试网高考学习网学优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