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林露)“在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大背景下,清华附小的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今天召开的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阶段汇报会上,教育界专家对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课题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
清华附小是海淀区14所“国家级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试点学校”之一。他们实施的“1+X课程”整合课题,“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分为四大类: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其中,每一类都包含若干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清华附小实施“1+X课程”后,自主研发了《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小学数学质量目标指南》,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乐学手册》,尝试35分钟的“小课时”,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真正实现了乐学,实现了减负增效。
“小学校长在落实减负增效过程中往往限入矛盾的心态,一边是为学生减负,另一边是成绩不能掉,成绩成了减负增效的一把‘枷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主张,把“减负”理解为减轻课业负担,把“增效”理解为增强素质教育的效能。他认为,清华附小的试验立足于增强素质教育的效能,提升小学教育的品质,紧紧抓住了课程改革的深化,把握住了减负增效的实质。
教育部、清华大学、北京市教委的专家领导以及全国各地校长、教师近千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关新闻:
(责编:林露、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