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谈毕业生就业【5】--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谈毕业生就业【5】

2013年05月22日16:4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公平就业,多创造就业岗位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高校想出种种办法,根据现在时下流行的学科、专业技能指向性的培养学生。现在初中的教科书好多年都没有变了,也是现在很多人在垢病的地方,很多大学老师在教考入大学的高中生很头疼,你们之前都学的是什么。我都比你大好几十岁了,我都觉得你都落伍了。所以学生也头疼,老师也头疼。所以,想在四年里,真的把自己镀成一个金身罗汉挺难的。刚才您提到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可能这还不仅仅是一点,从您的角度上理解,政府还能做一些什么事情。

谢辉:政府应该下最大的功夫把经济发展上去,那样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但这是比较长远的事情。我觉得政府要从自己掌握的资源角度,越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要考虑公平的问题。比如说招聘公务员,“萝卜招聘”肯定要避免,在公平的情况下,大家心态也会比较好。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给大家创造就业岗位。没有就业岗位,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地方工作总是不行的。

主持人:可能说白了就是让企业不要那么太功利,哪怕是我们孩子刚毕业,也许看不出是龙还是虫,但经过企业文化的打造,将来会成为栋梁之材,但眼下不仅要为国家分忧,起码从自己的长远利益来看,可能也要为学生、学校、国家考虑。作为一所一流的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应该怎样在保持学术活力的同时,又兼顾到学生所需要的就业技能,让大家喜欢,又能够有热情,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谢辉:我们对所有考进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一般下很大功夫,一年级的时候要搞一个很重要的入学教育,以往的时候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希望他有很好的转变,到后期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采取一年的时间,让他们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一方面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理解,另外对专业有清晰的了解。因为报志愿的时候,往往是对这个专业看看名字,看看哪儿新鲜,真正来之后,认为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如果真正感兴趣了,用一年的时间,我摸清楚的,然后学习这个专业,告诉他将来的发展方向,到哪儿工作更适合你,更能够出人才。过去我们是钢铁学院,在冶金行当出现的优秀人物比较多,那我们告诉你,比如说炼铁、炼钢,你先去哪儿,去了之后多少年之后会发展起来,把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完全结合在一起,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也会比较合适一些。

主持人:这样把理念性的转变融入到一年的学习生活当中。

谢辉:没错。但在过程当中我们也会采取其他的方法,有的学生进校之后,真的不喜欢学这个专业,我们给两次机会,第一年结束的时候可以提出申请,我学另外一个专业,我真不爱学这个专业,没有关系,你可以去选。而且我们对选其他专业是没有门槛的。谁来,都可以选。

主持人:这是北科大的一个特色?

谢辉:对。原来你学的专业,不管你爱不爱学,你要都及格。意味着你有这个学习能力,不然的话,那个学院为什么要你。

主持人:我说,我喜欢你,空口无凭嘛。

谢辉:对,没错。起码有基本的学习能力,第一年的时候,我没想好,第二年还有一次机会,你还可以再转。假设这两次都失去了,都没转成,我还给你机会,你可以选辅修专业、二学位,总能让你选到自己喜欢的,这样和兴趣一致了,将来和工作方向也就一致了,这对学生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先调动起来。

谢辉:没错。

(责编:袁勃、熊旭)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