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的总数不是很多
主持人:谢辉先生像您刚才说到了,以往个别的学生没有签约,到三四月份,考研不太顺利,出国也错过了末班车,这个时候上一轮的招聘高潮也错过了,你觉得在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个人的能力多一点儿,还是从众的心理,落单之后才开始慌,哪样成分多一些?
谢辉:我们大概分为四类,一类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际他有很多方面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往往是因为经济问题导致很内向,或者是觉得自卑。在就业的时候也显示出这方面的能力弱,可能跟别人相比,找工作的机会或者别人给他的机会相对有影响。但是我们针对这一类学生,家里困难没有关系,给你补贴。找工作困难,没有关系。我帮你找,每年有三四百场,随时叫着你,只要你听我的。还有一类是心理有点问题的,这部分比较麻烦,不听老师话的,像这类学生得求助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心,这些老师帮着一块做工作。这也相对还好。还有一类是学习上有困难,有几门课不过、还没有结业的,要帮这部分学生把这门课怎么规划好,在就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正常毕业找工作都很难,结业证怎么找啊。最后一种是不想找工作,或者是不着急。尤其是北京的小孩儿,他不着急。他高兴了,就去干两天。或者是出国。我们也不能强迫人家。来大学,来的目的不是找工作,一定是有一个好的就业渠道,但难免也会有一些是我就是提高素质,想学点东西,所以要允许这样的选择。
主持人:这样的小孩,也许假以时日,今后的时间里冒出拔尖的。但金字塔,只有塔尖,底下有千千万万的普遍老百姓。说到这几年的就业,这些年是双向选择,但一到了就业招聘季之后,有的学生去面试,他就很激动地把自己给卖了。学校有没有这样的反馈机制,对岗位的满意度,如果后悔了怎么办,有没有这样的做法?
谢辉:在我们的就业指导课里已经有明确的说法,一种是告诉你抱着什么心态就业,还有就是就业技巧。对毕业生,一般隔两年做一次专门的就业反馈。我找我的学生、校友,你对你就业的单位,你对学校的整体的培养过程,你对我给你提供的就业服务是不是满意,当然会涉及很多这样的问题。另外,我们会找就业单位,比如说钢厂、企业、就业单位等等,总体来看这两年他们的反映还行。尤其这个单位对学校的反映非常好,他觉得我们的学生一方面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另外觉得我们的学生比较实在。这和工科的特点是比较吻合的。学生在学校四年,养成了比较务实的习惯。这样厂里、企业、就业单位非常喜欢这样的学生。
主持人:今年高校的最难就业季牵动着下到老百姓,上到咱们国家的领导人。习总书记同时提到了要求社会各界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说道自主创业可能工科的学校贴的比较近,可能比理科的学校更能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更方便自主创业,作为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多吗?
谢辉:自主创业的总数不是很多。在上学过程当中,我们也比较注意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我们会提供创业课程,什么是创业,当然我教学生的目的不是如何办公司,不是这样的,告诉你如何办公司,告诉你如何开创一个事业,主要是教他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之后会有创业大赛。去年我们的成绩不错,全国挑战杯有一个全国大学生的大奖赛,我们拿了一个金奖。这个学生搞了商业计划书,我想实现一个什么目的,最后拿这个比赛,得了金奖,还不错。另外我们会有一些创新项目,每年学校为这个投入还比较多,每年一二百万。学生可以组成团队,搞一些科研项目,本科生可以去做这些事,有学校级的、北京市、教育部的等等,这对学生的锻炼是比较好的。真正创业的人并不是很多,从我个人的观念来讲,我并不赞同学生一走向社会就进行创业,他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你先到别人那儿学一学,或者学几年之后真正把整个的基本路子和基本理念或者一些基本的方法掌握了,那个时候你再去创业,成功率一定比刚一出去创业的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