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谈毕业生就业【4】--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谈毕业生就业【4】

2013年05月22日16:4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能找到工作,不一定找到满意的工作

主持人:我觉得谢辉书记说的这句话特别在理,从高校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学到什么能力,或者是适应创业的技能,还不是那么多,主要是一种熏陶。这两天看到的新闻,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回家卖猪蹄了,这也算一种创业,虽然名字听得难听点,没准若干年后,上市了,也说不定。但可能是另一种思路,不一定通过招聘会,通过走入正规的企业或者是当公务员就能够成才,这可能是给了另外一些人,像你刚刚说的那四类人,心理上有别的想法的人,给他们一些新的思路。

针对就业难题,在您负责高校招生就业的领导来说,政府、高校、毕业生家庭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选择?

谢辉:从家庭的角度,他们都比较关心自己的孩子,应该对学生的就业会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认识或者是给他一个合理的定位。

主持人:但我认为恰恰这种合理的认识挺难的,爹妈会觉得我生的孩子比别人聪明,为什么他就不了业,就是学校没有教好。恰恰不能够保持可观,对他们的认识或者一些选择有点难度。

谢辉:对我们这一类学校,我始终说,不管就业市场有多难、就业市场有多严峻,只要你想找工作应该都能找到。但对我们的影响在哪儿呢?能找到工作,不一定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现在很多小孩儿,虽然长这么大,但心智受家长影响很大。家长和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心态,我到底定位在哪儿。北京的很多学校,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前几年就愿意留在北京,别的地方哪儿都不去,不管在北京干什么都行。但像这样心态就坏了,北京的二十多万的学生都留在这里,一年一年这么留,北京也受不了,也不现实。所以现在的学生经过这么多年社会的引导,学校做工作,学生的心态也慢慢在变。有很多学生是回家乡就业了,他也觉得挺好。现在学生就业观念相对也好一些,以前很看重底薪多少,出去之后马上挣多少,现在收入是一个方面,更看重将来的发展空间、事业平台。现在家长也很理性地引导学生,学生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引导,所以这个就业也不一定这么难。

主持人:一过年过节,北京卖煎饼的都走了,都是一股脑扎进北京来的这些人。今天想说的是学生,学生是龙是凤都想留在北上广,虽然留在北上广的机会多,但不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就像您刚才说的一样,我必须看中前景,这就是一些比较理性的家长和理性的学生。他对这个行业、职业的理性认识。像乔布斯、比尔盖茨当年还没有工资,但也做的很大。家庭,说好办也好办,说难办也难办。那学校这块呢?

谢辉:从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来说,肯定要尽量和市场相贴近,再有就是给学生教一些他需要的,社会需要的、市场需要的东西。另外,从就业的角度,毕竟还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要教给他、辅导他、帮助他。另外从社会的角度,大家都得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那么大的群体在那儿,如果不就业,肯定是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大的企业不能完全从经济效益上考虑这些问题,恐怕还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能给国家分担一点儿。

主持人: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帮助一下。

谢辉:没错。

(责编:袁勃、熊旭)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