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沙的家政工人阮梅香,从老家河南信阳到长沙工作已8个年头。4年前,丈夫和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也来到长沙,儿子就在附近上学。当儿子上到初二,他们开始发愁了——不多久儿子就要面临中考,是继续在长沙读完高中,还是趁着初中没读完回去插班?一家人陷入了纠结之中。
去年底出台的国家异地高考新政,无疑让阮梅香一家看到了希望。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办法》。根据《实施办法》,从2013年1月1日起,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湖南本地参加高考,并适用湖南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相关政策。因此,阮梅香的小孩不仅可以在长沙参加中考,还可以参加三年后的高考。
这项新举措,被媒体评为2012年度国内十大民生新闻之一,并被看作是党和政府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教育公平的信号。
民生最大,全国“一盘棋”
一方面,我们要理性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异很大。人口的流动所带来的问题,诸如留守儿童问题、社会管理问题、就学就医问题等等就十分普遍,特别是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得这些问题能够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协力解决。早在2008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2011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截至2013年1月1日,全国共有27个省市公布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的方案。这就意味着,一场覆盖全国的异地高考新政基本出台。
全面放开,湖南“很给力”
我们不得不看到,在目前体制下,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因此争议之声从未停止。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则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正如“高考移民”存在不公一样,我们绝不能以一种公平去损害另一种公平。
具体到湖南,在异地高考改革上,湖南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湖南即是实行异地高考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去年12月,根据中央统一要求,湖南又率先颁布实施办法。
与其他省市相比,湖南的实施办法有这样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人员全覆盖。对象不仅包括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还包括经商、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者等其他进城人员的随迁子女,实现了随迁子女的全覆盖,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在当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二是程序更简便。随迁子女报考时只须提供其父母的居住证,不需提供其父母的工作证明、住所证明和社保证明等,简化了程序,方便了考生。三是实施时间早。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意味着即将参加2013年高考的随迁子女亦没有障碍。
供稿:省委宣传部执笔:刘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