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抓常规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幸亏有了学科教师的帮助,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近日在北京市洋桥学校举行的“建设班本教师团队,提升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研讨会上,初三班主任吴虹老师道出了以班级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成效。自2010年以来,洋桥学校开展了班本教师团队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
班级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数学检测中9+3=11的大有人在,英语只认识26个字母的学生也很多。”2010年9月,吴虹老师开始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接手工作后不久,她就发现班级存在严重的两级分化倾向,学困生群体较大,班集体面临着缺乏正向能量、学生信心不足的局面。
当时,在学校要求集合班本教师团队的力量关注所任教班级的背景下,身为班主任的吴虹和科任教师们一起分析了班级的实际情况,挖掘班级的潜力,利用班级现有的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寻找突破口,凝聚教师和班本团队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吴虹和她的团队们确立了“两赞”、“两多”活动,即学生面前赞老师,家长面前赞老师;主动与科任教师多交流了解更全面的班级动态,向其他班主任多请教。并联合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学科教师开展个性化的班级教育。吴虹的班级开始变得有声有色:班歌、班训、班级精神等一应俱全;学生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分班之时,班级英语平均分要低于其他班,到了初三第一学期,班级平均分考到了年级第二名。
年级组实现统一行动
班本教师团队让吴虹等班主任尝到了甜头,年级组长也积极行动起来了,以年级合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一年级组长杨溯与全年级组的老师一起坚持“一日一表扬”,创设一个“少批评,不批评”的语言环境,并依托学校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适合本年级的评价制度。
说到班本教师团队的效果,杨溯举例说,以往各科教师都会抢占学生,特别是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经常会有几位教师在课余抢一个学生为其补习。针对这一问题,年级把学生的课下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教师之间的合作为学生营造了有条理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经验还在年级进行了推广,也取得了积极效果。
推广班本教师团队模式
“通过开展班本教师团队研究,班主任走出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困境,尝到了集体攻关的甜头。”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卢立涛认为,班本教师团队改变了以往教育重担落在班主任头上的面貌,进一步从制度上形成了教育合力。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德育研究室杨静认为,教同一个班的老师们坐在一起,就这个班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研讨,由于大家都很了解这个学生,所以有共同语言,人人有发言权,讨论会比较深入;又因为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特点,对班集体的教育教学有影响,因此老师们感到这样的讨论是十分有意义的。
杨静介绍,洋桥学校的班本教师团队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值得推广。目前,太平桥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西马校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等15所学校也在积极探索班本教师团队研究。
(记者 郑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