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就业困境:女孩投百份简历未获一次机会【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聚焦就业困境:女孩投百份简历未获一次机会【2】

2013年04月18日09:35    来源:现代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无奈

  “三无”学生难敲企业门

  面试结束后,晓丁没有再收到公司的回应。她说:“我觉得自己当时表现得还可以,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性格方面,都展示了最真实的自己。”疑惑的晓丁在找人打听后,惊愕地发现自己被刷掉的原因在于“是女生”。当知道这个结果后,她晚上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惋惜第一份心仪的工作。

  在与其他朋友的交流中,晓丁发现原来自己还不算是最“委屈”的,因为有很多女同学在简历关就已经被刷掉了,完全没有证明自身实力的机会。虽然我国相关政策早有规定要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利,但各种形式的隐形歧视还是无处不在,甚至有单位在招聘启事中明确规定“仅限男生”,而其提供的职位本身并没有任何的特殊性。

  京郊某大学理工学院大四学生周岭虽然是男生,但他在求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江西农村考入北京,四年前的风光已经没有,如今一想到工作,他就愁眉苦脸。“如果大家各凭实力,平等竞争,被淘汰也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问题是,现在有很多人情、权利的因素夹杂在其中,把大学生就业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我们这些无门无路的觉得很无奈。”周岭说。

  周岭现在正在一家民企见习,他说:“我觉得自己就是来充当廉价劳动力的。”据了解,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采取了这样的策略:虽然求职者是经过层层选拔才拿到见习机会,但用人单位一般不会爽快发offer,往往会有一个长达数月甚至半年的“差额见习”过程。在此期间,求职者拿着微薄的报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随时担心“被出局”。

  赵盼盼是北京一所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往年找一份北京中小学的教师工作并不是很难,而这几年越来越难了,“很多要求都写着北京户口或北京生源,这对外地生源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赵盼盼还在寻找机会,“实在不行,只好回山东老家了。”

  “无性别优势、无背景、无地域(户口)优势。”在微博上,一些外地的女生这么形容找工作,晓丁第一次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心酸了好久,“感觉说的就是我。”

  纠结

  “曲线就业”难圆梦想

  奔波了大半年的时间,晓丁投出了近百份简历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目前她在一家外企做着与自己的广告专业并不相关的工作。“虽然学校比较知名,但我学的广告学排名比较靠后,暂时没得到满意的职位。我打算先积攒些基本的工作经验,有机会还是要去做广告。这样也算‘曲线就业’了吧。”她调皮地笑了笑。

  生性开朗的晓丁坦言自己也有倦怠焦躁的时候,比如每天上下班挤四个多小时的地铁;在公司里被老员工呼来唤去;忍受北京的连日雾霾或飞沙走石等,尤其是在做着并不十分中意的工作,让她觉得“很累”。“我常常问自己,你为什么要留守在这个生存压力巨大的城市,过得这么辛苦?答案往往无解。”

  晓丁的老家地处山西省的一座县城,她说如果回到山西,以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能力,在省会太原找份跟广告产业相关的工作并不难,而且家乡已经有好几家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待遇也不错,但她依然有点犹疑。

  “毕竟北京的平台高,机遇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一旦决定留在北京,就涉及后续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户口等,目前还很难解决。回到家乡的话,压力比这边小,还能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方便照顾父母。爸爸妈妈年纪大了,我也希望能离他们近一点。”晓丁歪着头,缓缓地说着。

  在这种犹豫中,晓丁说再坚持几个月,等到拿到毕业证再作决定,“这个决定涉及以后的生活,所以感觉下这个决定很难。”晓丁说。

  与此同时,晓丁宿舍的3个女孩一个女生回了老家,一个女生找了个薪水还可以但是不对专业口的工作,另一个女生和晓丁一样,还在继续寻找着梦想,“我们都想着读完研究生应该找一个稍微好点的工作,但是现实很残酷。”这是晓丁寝室几个女孩一致的困惑。

  对于未来,她们只觉得迷茫,“走一步,看一步。现在着急也没办法,谁能想到读完研究生会是这个下场呢?”晓丁说。

(责编:袁勃、熊旭)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