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在线提问 志愿答疑 大学排行榜
高考地方站  自命题       统一命题港澳台
人民网>>教育>>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高级制胜篇:第六章 专业录取的制胜技巧【5】

张艺执
2013年01月08日16:49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4. 专业录取的十五种办法简介。

综上所述,专业录取办法的“两种说”和“三种说”均不可取,而且专业录取至少存在四种办法。那么,高校的专业录取究竟有多少种办法呢?

由于教育部的有关部门既没有明确规定高校招生时,其专业录取宜采用多少种办法,也没有向社会公开高校招生实际上采用了多少种专业录取办法,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究竟有多少种办法呢?

作者通过对高校招生章程的研究认为,高考招生(不含艺术体育类及专科高职因特殊投档方式产生的办法)共采用了大约十五种专业录取办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1)分数优先。

2)专业优先。

3)分数优先加专业级差。

4)专业优先加专业级差。

5)第一专业优先余变分数优先。

6)分数优先加级差变分数优先。

7)专业优先加级差变专业优先。

8)专业优先加级差变分数优先。

9)前后两次分数优先。

10由总分变单科成绩确定。

11)先预录再专业优先。

12)先预录再分数优先。

13)先预录再分数优先加级差。

14)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加级差。

15)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并变分数优先。

以上简单介绍了一下15种专业录取的办法。

 

二、最具代表性的五种专业录取办法

上节作者全面介绍了高考招生的15种专业录取办法。由于有的办法采用的

学校很少,如“前后两次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仅有所学校采用;又如“由总分变单科成绩确定”的这种办法也仅有所学校采用;还有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先预录再分数优先、先预录再分数优先加级差、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加级差、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并变分数优先,这几种专业录取的办法分别采用的学校都不是很多,况且,其区别也不是很大,有合并在一起的必要。

为了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与掌握,作者通过筛选、合并、归类,将分数优先、专业优先、分数优先加专业级差、专业优先加专业级差以及先预录再确定专业,这5种代表了95%以上学校采用的专业录取办法,现加以重点详细介绍如下。

(一)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

(1)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的涵义。这里的分数是指高考总分(或称之为实考总分),或者是招投总分(高考总分加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这两种情况。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录取专业按总分优先的原则,即将调档范围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当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线时,则看是否达到了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依次类推直到录取到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这是比较典型的分数优先;还有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所有进档考生专业确定办法(指所有专业)为分数优先原则。”以及“按实考分排队由高到低按专业志愿依次录取”等都属此类。

现在全国推行的平行志愿,那是指院校的平行志愿;而分数优先的进档考生专业确定办法,实质上就是专业录取的平行志愿,是一种有利高分考生专业录取的办法。这种方法一般不会出现进档的高分考生被退档,低分考生则被录取的情况,除非高分考生德、体不合格或者不服从专业调剂才有可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招生章程中高校大多采用的是分数优先原则,比较简洁,而作者为什么认为应该加上“绝对”或“相对”两个字而去掉“原则”两个字呢?其一,考生进档后确定专业时(一般是第一志愿),需考虑的主要条件除德、体外,就无非是分数的高低或专业志愿的先后,两者之间必有一个为主导,另一个为辅助,即不是以分数优先为主导,就必须以专业优先为主导,二者必有其一为主。因此加上“绝对”两个字就确立了以什么为主导。其二,这是因为作者在招生章程中看到,有些高校关于进档专业的确定办法分别规定为,“对于进档范围内的考生按的原则录取。”在这两例中两个关键词或词组中间加连词或不加连词,从语法上来讲,孰前孰后并无太大区别。可是,如仅以前后顺序加以归类,似有不妥。到底如何归类处理,只有学校自己才“心知肚明”。由于分数优先与专业优先办法在关于进档确定专业时区别太大,所认必须严格加以区分,有确切所指。加上“绝对” 或“相对”两个字就可以将这些只有学校自己才“心知肚明”的进档专业的确定办法,变成学校和广大考生及家长都明白无误的进档专业的确定办法。这样考生就可以明白无误的填报,而不是盲目糊涂的填报。其三,如果将分数优先定义为,就不须加“原则”两个字。严格的说,这里需要的是办法而不是原则,因为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是确定进档考生专业的办法而不是原则,同时招生章程中往往原则过多而办法过少。其四,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对进档专业的确定办法有详细的注解或说明的应当例外,即不必加“绝对”或“相对”两个字以示区分。

对于分数优先的具体涵义的阐述堪称典范。该校在今年的招生章程中如此规定:“即将进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优先确定排在队首考生的专业志愿,对队首考生按其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若第一专业志愿未达到该专业的录取分数,则看其第二专业志愿是否达到录取分数,依次类推直至处理完该生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再安排下一考生的专业志愿。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当然对于这个范例,笔者认为表述也有不足之处,提出三点看法与之商榷。其一。其三,关于服从专业调剂与否未作明确规定。因此关于服从专业调剂与否,请看在招生章程中所指:“学校按照不超过我校在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计划120%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时,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按实考分排队,由高到低按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如所填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服从专业调剂者,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再举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分数优先。如分各1人(实际每分可能有若干人),当录取按程序操作到668分的这位考生时,逐一查看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是否录满,若第2专业志愿还有计划指标,则将668分考生确定录取在其第2志愿专业;再进行667分考生的录取程序,当录取按程序操作到663分的这位考生时,逐一查看所填专业志愿是否录满,若第5专业志愿还有计划指标,则将663分考生确定录取在其第5志愿专业;再进行662分考生的录取程序,如所报6个专业均无计划指标,则看662分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服从专业调剂,则将其调剂到某一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将其退档。余下类推。

(2)分数优先确定专业办法的特点。综上所述,总结分数优先的特点如下。

(3)分数优先确定专业办法的报考技巧。关键掌握了,填报专业志愿的方法就有了。对于填报院校第一志愿,应在掌握一般常识性技巧的基础上,再把握本文新技巧后,采用慎之又慎的原则,力求“一矢中的”。但对于采用分数优先的专业确定办法来填报专业志愿,其中,当然,能将两种方法相结合,那可靠性就更大了。很明显以上讲的是考分在学校调档线的及其以内的高分考生的报考方法。

那么低分考生呢?先介绍一个新名词—校线贴线生,就是考分在学校调档线的之间的考生可称之为校线贴线生,而在上篇中介绍的贴线生准确地来讲应称之为批次线贴线生。那么校线贴线生的报考技巧显然是。这是因为校线贴线生,之所以能录取靠的是高分考生专业志愿填报的失误并加之不服从该校的专业调剂。     

 

(二)专业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

(1)专业优先确定专业办法的涵义。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办法,又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对于进档考生,我们一般是优先考虑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并结合考生的科目分数来安排考生的专业。”再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录取时一般不考虑分数级差;进入投档线的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录取或调剂。”还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采用专业清的方法确定专业”等等,都属于专业优先。

以前,全国高考招生录取实行的是排序志愿,那是指院校的排序志愿;而专业优先的进档考生确定专业办法,实质上就是专业录取的排序志愿,也是一种有利低分考生专业录取的办法。进档的高分考生(德、体合格也服从专业调剂)却惨遭退档,而低分考生则被录取就是这种方法的产物。

    对于“专业清”可能有些考生及家长不了解,现据有关资料引用如下:“招生章程中‘专业清’的含义是指考生专业安排的办法。前提条件是进档考生,只有学校调档的考生才有进专业的问题,如果考生的档案未投到该校的话,自然就不存在进专业的问题了。在进档考生中,按第一专业志愿分类,由高分到低分排队,当人数等于或大于该专业招生计划数时,则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未被录取者按规定办法转到其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其第二专业志愿仍有空缺,则安排到其第二专业志愿,否则依次往后推移,直至作出最后安排。若第一专业志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时,则从第二、第三 专业志愿者中择优录取。简而言之,专业清的意思是先将进档的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安排清爽后,再考虑考生的第二专业志愿,或从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中录满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为更清楚易明白现举具体例子加以说明专业优先。

(3)专业优先确定专业的报考技巧。由上可知,这里的难点是,首先要了解掌握所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以往3~5年各专业录取的分数,并结合当年招生专业的变化趋势加以决断。运用作者独创的三线差加修正值法会有所帮助。这样在填报专业志愿时留有余地,才比较保险。对于校线贴线生来说,要选择的是高分考生不肯选、不愿意首选的专业。如做到这样就离录取不远了。

在分数优先和专业优先这两种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办法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其独立学院,在专业确定办法上是大相径庭的。一个采用分数优先;一个则采用专业优先。请在今年招生章程中作以下规定:“我校录取时采取分数优先的方法确定专业。没有专业级差。” 再请看在今年招生章程中作以下规定:“录取时,采用专业清的方法确定专业。”更有意思的是在今年招生章程中作以下规定:“专业划分:一志愿生源充足的专业,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按;专业志愿不能满足专业计划时,从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根据志愿相近、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调剂。不过,在第一志愿中就有两种大相径庭的专业确定办法,这也太为难了报考的考生与家长们。

 

(三)分数优先加级差的专业录取办法。

何谓专业级差呢?专业级差是由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简称而来。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再请看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我校在专业录取时按照33111的级差录取(即第二、三志愿的考生每档减3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之后各志愿均减1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

将专业级差细化又可以分为,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我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实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采取分数级差处理,具体规定如下:1~2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2~3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第3专业志愿以后级差为0分。”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对成绩优秀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投挡,我校执行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已投档到我校的非第一志愿成绩优秀的考生分以下情况安排专业。”

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录取专业时,我校根据考生填报各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设置1分、2分或3分的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各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相同,具体分值设置以能使我校所录考生总体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最大时的级差设置为准。”又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在学校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第一、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按并行专业志愿考虑。”如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录取专业时,按照专业级差的方式录取。专业级差为3~5,1~3,0,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5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级差为1~3分,以后专业志愿无级差。”

(2)分数优先加级差的专业确定办法的涵义。

对于分数优先加级差的具体涵义的阐述堪称范例。该校在今年的招生章程中如此规定:“”有些遗憾的是今年该校将其具体操作程序省略了,就让人看不明白了,笔者将其以往的具体操作程序介绍如下大家就清楚了。

(3)分数优先加级差与分数优先的区别及技巧。

分数优先加级差与分数优先这两种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办法的区别在于,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或多个专业志愿未达到该专业的录取分数,则要减去一个级差分或多个级差分再分别按现总分重新排队一次或几次。由此而来造成很大反差,分数优先填报专业志愿,可随意,只要会保底就行的办法是全然行不通的。专业级差规定“模糊”的,如※※的专业级差,要尽可能了解清楚,否则“敬而远之”。

 

(责任编辑:杨玉君(实习)、熊旭)
相关专题
· 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新闻排行   重点推荐  
1北京电影学院艺考“四小美女”不输一线女星(…
2北大回应有中学“退出”校长推荐制
32013教育:高考改革搭框架 用好管好经费…
4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汇总 青海天津海南新疆未发布
5自主招生:微调了哪些政策 考试强化基础学科
6详解各地异地高考方案 北上广准入门槛限制多
7北京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减少了5项
812省市随迁子女今年可就地参加高考(一览表)
9高考保送生新政发威 高中"奥赛热"开始退烧
10内蒙古异地高考政策破冰 不会冲击本地考生
  视频新闻 更多>>>
异地高考聚焦“京沪粤 专家解读热点
学者称20年内解决异地高考属乐观估计
异地高考要求拿高中学籍 将矛盾推向中考
  重点推荐  
·30省份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仅沪皖曾公开征意见
·北上广异地高考“门槛”太高 各地方案差别大
·30省份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西部五省区限户籍
·海南版"异地高考"方案出台 设定三个准入门槛
·异地借考仍需实施细则 评高考“借考”新举措
·外省院校在鄂艺术校考首日 “光头”难倒美术考生
·南科大招生扩至400人 75个机动名额或偏向广东
·详解各地异地高考方案 北上广准入门槛限制多
·谁敢到浙江来高考? “移民”中西部划得来吗?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汇总 青海天津海南新疆未发布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2011招生计划及简章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新东方在线高考天利考试信息网天星教育网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冠华作文网搜学网北教恒谦教育网光华鼎力教育学易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清华附中网校北京四中网校中国高考招生网江苏招生考试网高考网考试吧精品学习网中国高教考试在线
中国教育招生网新浪高考搜狐高考腾讯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春秋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青在线光明网高校招生高考必读高考论坛中国经济网北京高考网全品高考网求学跨考网考试大高考网中国政法大学计桥高考志愿网中国招生考试网高考学习网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