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公务员考试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

2017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预测题:主旨概括题

2016年10月31日09:46 |
小字号

1. 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贡献社会,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形成文章,根本就没有完成研究工作,学问也没有成熟。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学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为文,他的学问就只停留在简单看法的阶段,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与整理,就不可能真正是系统的。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

A. 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B. 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

C. 研究工作的评价标准 D. 知识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2.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一方面离不开激发民智、汇聚民力,另一方面要发挥高端人才的关键作用。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努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夯实人才基础,为提升综合国力注入强大推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人才是创新的一部分 B. 人才是创新的特点

C.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 D. 人才是创新的原因

3. 鉴于迪斯雷利首相治下的英国坚守“光荣孤立”,柏林别无他法,只有串联矛盾正在上升的俄、奥,这便是1873年与1881年两次“三皇同盟”以及1887年《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初衷。同时德国暗中支持俄国在东方问题上与英国对立,如此这两个侧翼大国将永无希望携手包围中欧。至于对英、法两国,俾斯麦也有其手腕:他向伦敦表态无意插手海外事务,在埃及和土耳其问题上亦守善意中立,赢得迪斯雷利的好感;甚至对宿敌法国,也以温言安抚,暗示其向海外发展,从而与英国产生摩擦。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 英法海外扩张的过程 B. 欧洲复杂的政治格局

C. 19世纪后期的国际形势 D. 俾斯麦高明的外交手腕

4. 由于环境公益诉讼所针对的是众多个体,受污染者与排污方间的博弈有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在先前缺乏环境公益诉讼渠道的情况下,受污染方其实很难在高交易成本条件下获得赔偿,也就是双方之间不可能形成合作型博弈。在新的法律环境下,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于,排污方考虑到遭受公益诉讼的可能而更多地采取合作立场。就此而言,围绕环境问题,双方更有可能达成合作博弈,也就是排污方将部分污染收益分配给被污染方。从福利结果来看,交易成本固定的情况下,合作的总福利比不合作的福利来得更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受污染者如果不走法律途径很难得到赔偿

B. 环境公益诉讼能促使受污染方和排污者达成合作博弈

C. 新的法律措施使污染收益合理分配成为可能

D. 交易成本是受污染者和排污方达成合作博弈的前提条件

5. 端午节之所以为“粽子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固然是一种“删繁就简”,是一种遵守;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却是一种无耐的、被动的选择。很简单,这些年来,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问题上,往往习惯于依赖“刺激消费”这样的路径,而拙于补充一些新鲜的、健旺的文化元素,以替代那些日渐消逝的传统仪式和内容,久而久之,则只能任由那些看上去肤浅却实用的商业操作来填补“空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缺少文化元素的创意导致传统节日日渐物化

B. 传统节日融入公共文化生活才能更具生命力

C. 传统节日文化现状已偏离了原有的民俗意义

D. 端午节变为“粽子节”实属文化退守的无奈之举

 

答案与解析:

1. A 主旨概括题。文段开篇点明话题“写作”,具体是“论文写作”,后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写作的重要性。故选A。

2. C 意图推断题。此题难度不大,即使不读原文也可以推断出此题选C。文段的重点,就是在讲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故选C。

3. D 主旨概括题。后文的“俾斯麦也有其手腕”提示了之前的内容也是俾斯麦做的,因此,文段主要介绍了俾斯麦高明的外交手腕。故选D。

4. C 意图推断题。文段的重点是新的法律环境下的环境公益诉讼,排除AD项;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

5. A 意图推断题。文段的重点在“拙于补充一些新鲜的、健旺的文化元素,以替代那些日渐消逝的传统仪式和内容”,意在说明的是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元素的创意,而逐渐物化。故选A。(京佳教育)

(责编:陈琳(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