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023年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行

同期舉辦第二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分論壇

2023年03月24日15:15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日前,2023年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暨第二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分論壇在北京召開。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旨在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安排部署2023年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任務,讓獲獎成果更有效地“推出去”“用起來”“用得好”。

據介紹,開展國家級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是教育部部署並於2020年底啟動的一項重點工作,對於發揮優秀教學成果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輪推廣應用工作共確定60個示范區和73項推廣應用成果。

“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是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重要抓手,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力源,有助於提升教育改革的品質和實效。”講話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進一步強調成果推廣應用對於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均衡發展的重要性。

呂玉剛表示,當前,成果推廣應用工作輻射范圍日益擴大,在引領一線教師教育理念轉變、賦能教師專業發展、助力課堂教學提質減負、優化區域育人生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於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呂玉剛要求,要在深刻認識工作價值上再提高,在推廣應用機制上再完善,在推進教育改革上再融合,在覆蓋范圍上再拓展,在提升內生動力上再發力,在工作指導上再強化。

會議當天,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蘇、重慶、甘肅等全國多地的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一線教師代表進行了經驗分享。

“我們帶領著11個示范區的基層教師直奔課堂,在‘最后一公裡’上下足功夫,努力幫助教師提高育人質量。”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吳正憲介紹了她所主持的成果推廣應用工作開展兩年來的主要進展。她和團隊成員一致認為,推廣就是將優秀成果轉化為基層教師實踐的過程,是為基層學校服務提供支持和服務的過程,對邊遠山區是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也是更大學習共同體的創建過程。

“基礎性作業主要指基於課程標准、體現核心素養導向、針對全體學生的共性要求而設計的作業。這意味著基礎性作業是提高底線、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副主任王月芬闡述了基礎性作業的內涵與特征,介紹了該成果在23個示范區開展推廣應用的情況。

“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在我區營造了濃厚的研究氛圍,點燃了教師工作的熱情,激活了學校改革的活力,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北京市房山區教育委員會主任郭冬紅介紹說。房山區把成果應用工作定位為房山教育的“復興號”,提出“統、通、同”的工作運行理念,建立起管理運行、研修運行、實踐運行三者相互支持的工作路徑和轉化體系,形成“矩陣式”應用效應,帶動房山的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升。

“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必須回應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成果推廣方和示范區應用方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共同提高。”西北師范大學教授李瑾瑜談到。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江蘇省跨界學習研究所所長朱愛華認為,成果推廣的價值在於成己成人、美美與共。在本輪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中,成果輻射的應用校日益增多。示范區初步探索出了具有區域特色、扎實高效的成果推廣及應用路徑,教育生態持續優化,育人質量逐步提高,優秀教學成果的引領、輻射、孵化等綜合效應得到系統提升。

“通過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我們期待讓花壇變成花園,讓盆景變成原野,讓小荷尖尖變成蓮蓬朵朵,讓參天大樹變成茂密森林,為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秘書長楊銀付在總結講話中說。(李依環、實習生余睿婕)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