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長衫”焦慮 不只是大學生的事
“學歷不但是敲門磚,也是我下不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近來“孔乙己文學”屢屢沖上熱搜。面對高學歷畢業生在新媒體上晒出的“長衫”,有人扼腕嘆息,也有人感同身受。更多理性的聲音則認為,擺脫“長衫”焦慮,不僅是當代青年人的必修課,也是全社會亟須面對的重要議題。
100多年前,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是他以自欺欺人方式維護的“讀書人”體面。而今天大學生們脫不下的“長衫”,是他們對自己職業定位的固化思維,是傳統教育觀念隱藏的職業偏見,也是社會輿論對高學歷人才的“軟綁架”。認為體力勞動者低人一等,認為職業教育低人一等,這些隱藏在思想裡的陳腐元素,使整個社會的就業觀念變得偏狹,把一些高學歷者架在了難以落地的“高台”。
孔乙己的長衫一穿20年,已化作皮膚,想撕下來就痛徹心扉。但魯迅說過:不妨受苦,為的是解除將來的一切痛苦。正視這種痛苦,才能幫助青年擺脫“長衫”之困。
一方面,青年人需要反思,被架在“高台”的高學歷背后到底有多少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真材實料。
ChatGPT的出現提醒我們,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高學歷”如果不表現為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適應力,就會顯得不堪一擊。國家需要的不是擅長做題的“孔乙己”,而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特別是社會轉型,高質量發展,需要大批高學歷人才突破城鄉地域、突破行業身份流動,去創造更新的發展空間。像今年全國兩會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新農人”魏巧一樣的知識分子,正是這個時代呼喚的人才和優質勞動力。隨著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的發展,網絡UP主、旅行指導師、收納師、網約配送員、民宿管家等大量新就業群體,也早已走出高學歷“繭房”,用實力開創了屬於自己更屬於這個時代的精彩。體力勞動不可恥,基層崗位不可恥,可恥的是走不出象牙塔舒適區,不敢在社會經風雨、長本事。抱殘守缺地追求所謂“穩定”,遲早要被機器取代,被社會淘汰。
另一方面,幫年輕人脫下“長衫”,也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各種就業方式都應獲得社會尊重和保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袁亮指出,應以平常心看待就業話題,接納年輕人多樣的就業選擇。社會要激發新業態就業潛能,靈活的就業方式應獲得全社會的尊重。全國政協委員曹鵬也呼吁:“社會要撐好‘保障傘’,真正讓我們的靈活就業者做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賠,讓2億靈活就業群體受關心、更安心。”
其次,應加強引導,破除就業市場中的“唯學歷”思維。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任意拔高學歷門檻,忽視崗位與能力的匹配度——“唯學歷”思維不打破,高學歷內卷就不可避免。要加強引導,打破學歷與三六九等職業所謂的對應關系,形成淡化學歷、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
第三,應優化技能人才的教育體系。要想改善職業人才的就業環境、提升職業人才質量和社會地位,就必須改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構,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建立高水平的現代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培育高素質、高技能的職業人才。
隻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建立職業無貴賤的社會共識,培育平等的從業環境與合理的就業結構,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才能指日可待。
(周倩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