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95后女孩續寫家族的援疆情懷

2023年03月24日08:3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95后女孩續寫家族的援疆情懷

張鳳珍(左二)與學生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24歲的張鳳珍將每天的工作內容安排得十分緊湊。她每天早晨趕到學校,檢查班級衛生區,然后指導學生早讀。她利用課余時間參與語文備課組教研,放學后參與崗中培訓,總結和改進支教中存在的不足。

她還是覺得時間太快了,一年的支教生涯已然來到了后半段。她是安徽財經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2022年8月前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皮山農場中學開展支教。她作出這一選擇的背后,是家族兩代人家國情懷的賡續。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兩個單薄的身影踏上了支援邊疆的道路。他們初到新疆石河子市時,看到的景象是:廣袤無垠的平地,人煙稀少,隻有一座座新建立起來的工廠。但他們立志在這裡扎根作出一番貢獻,二人在當地八一糖工廠工作。

這兩名年輕人便是張鳳珍的爺爺張榮德和姑奶奶張秀雲。

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書信的年代,爺爺和姑奶奶把他們的青春和汗水揮洒在邊疆,這也影響著張鳳珍和她父親張忠學的人生選擇。

2013年,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葉城縣,在交通行業打拼的張忠學主動報名,前往新疆助力修建高速公路。巧合的是,他的哥哥在一家建筑央企工作,修建的也是新疆高速公路。

張鳳珍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經常在茶余飯后聽老人們講述年輕時的故事。從小,張鳳珍對祖國的邊疆充滿了好奇與向往。“后來因家中無人操持,爺爺不得不返回,隻留下姑奶奶一人在那工作,這一工作就是一輩子。我想把家族的這段援疆的家國情懷續上。”

剛進大學時,張鳳珍便加入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定期前往蚌埠市的小學支教。大三時,她了解到,學校對接的皮山農場中學,地處新疆南部,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昆侖山腳下。那裡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當地也缺乏志願者。

張鳳珍下定決心,要幫助孩子們了解外面的世界。

“你一個女孩子去這麼遠的地方,在外面能照顧好自己嗎?”家人們不免擔憂。

但是張鳳珍卻不動搖:“你們能去,我為啥不能?我就想沿著爺爺、姑奶奶和父親的足跡,去那邊看看去,那是你們當年奮斗過的地方啊。”

出發前幾天,父親跟她詳細介紹當地的環境、天氣和飲食等情況。“你這次去的地方離我當年干活的地方不遠!”

2022年8月29日,張鳳珍第一次踏上新疆這片熱土。剛到新疆,盡管承受著水土不服、氣候不適應、飲食不習慣等諸多困難,但張鳳珍想想爺爺和父輩工作時的艱苦,她咬牙克服、堅持。適應了當地生活之后,她工作起來,總是很有精氣神兒,帶著一股激情。“我心裡憋著一股勁。支教,對我而言,就是沿著前輩的足跡繼續前進!”

她帶學校小學部五年級的語文課,是班級的副班主任。張鳳珍來到學校后,一門心思扑在孩子的成績上,她每天沒課的時候就會前往別的老師班裡聽課,吸取教學經驗。“我基本上都是在辦公室裡休息,瞇一小會就去班裡帶學生們聽寫字詞,有些學生對漢語拼音不是很熟悉,我希望能多帶他們加深印象。”

張鳳珍付出的關愛盡在學生眼中,學生也毫不吝嗇地表達對老師的喜愛。

“張老師,你真的像媽媽一樣”“張老師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讓你失望”“張老師,我們很愛您!”在張鳳珍珍藏的學生送來的信裡,朴實無華的語言訴說著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點滴,歪歪扭扭的字跡背后飽含著師生真情。

對於張鳳珍來說,這些信件更代表一份責任與擔當。

帕提麥是張鳳珍班上一名女生,性格腼腆害羞,上課也不積極互動。張鳳珍便一次次上她家中開展家訪,了解她的生活情況。久而久之,帕提麥和張老師成了朋友。她開始敞開心扉,主動找張鳳珍聊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

3月18日是帕提麥的生日,張鳳珍將她叫到辦公室談心,並為她准備了小禮品和零食。她說,自己一定會好好努力,不會讓老師失望。

很多孩子表示,喜歡上老師的那一天起,他們開始認真學習,同時也會喜歡上這門學科。

今年3月8日上午,張鳳珍還沒走進班級,女生熱孜宛古麗就跑上前擁抱了她,並送上一句“老師節日快樂”。晚上回到家,張鳳珍發現,孩子們紛紛用手機給她發來節日祝福,第二天,學生伊麗米努爾還給張老師帶了一個代表心意的手工小項鏈。被學生挂念的感覺讓張鳳珍很是感動和欣慰。

“每一年都會有新的志願者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先撒下希望的‘種子’,給‘種子’澆水、施肥,終有一天,會遍地花開。”她希望自己在支教生涯中繼續發光發熱,像家裡長輩一樣,在青春年華,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記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訊員 丁亞東)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