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推動高等教育發展 助力文化自信自強

李 星
2023年02月22日08: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推動高等教育發展 助力文化自信自強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寧夏大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高等學校要將“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緊密交融,以高水平的人才為保障、高水平的科研為支撐,堅持文化傳承創新並舉,以立德樹人、文化鑄魂為目標,推動高等教育事業不斷深入發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強。

  以高水平的人才保障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文化作為一種教育力量,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成效。而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並且教育的人才培養功能讓文化得以傳遞、深化和發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高度重視文化的教育作用,推動文化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與發展,以文化的深刻內涵培養高水平的人才,以教育的內在本質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至關重要。高校要以高質量的人才工作為文化自信自強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快構建並完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刻把握人才培養體系內在邏輯,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推進課程育人體系建設,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精心謀劃、持續發力,推動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培育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創造者,為文化繁榮發展增添活力。另一方面,要堅守教育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職能,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大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撐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文化與科技相互依存、彼此交融,文化是科研的信仰,是科研的“執燈人”,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也能讓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深刻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心。科技是國家富強、文化繁榮的靈魂和催化劑,能夠為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精神保証,不斷深化文化的理論闡釋,創造新的文化成果,推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科學研究是大學的重要職能之一。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作為黨的理論工作重鎮和主戰場的優勢,努力構建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加強智庫建設,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寧夏大學堅持立足本校實際,將“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群”“民族學學科群”等作為一流學科、特色學科建設的抓手,努力樹立學科自信,引導科研人員以科學研究夯實文化自信。學校自主研發的地下滲透灌溉技術通過卡塔爾世界杯享譽全球,讓科研成果真正成為了增強國人文化自信心的精神力量。

  以文化傳承創新並舉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歷史表明,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一定是需要思想而且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一定是需要人才而產生人才的時代。高校不僅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職能,還有一個重要職能就是文化傳承與創新。教育本身就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等作用,對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更新和創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高校的文化傳承就是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人文底蘊,以革命文化熔鑄精神底色,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育人底氣。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理論創新沒有止境。高校要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要厚植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懷,激勵青年學子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推動者、先行者和實踐者。寧夏大學在六十五年的辦學歷程中,秉承“尚德、勤學、求是、創新”的校訓,弘揚“不怕困難,不畏風寒﹔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沙棗樹精神,形成了西部地區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並堅持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高社會服務水平,探索出了一條區域特色鮮明、服務地方能力突出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強,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洞悉。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寧夏大學將以“雙一流”建設為牽引,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文化鑄魂,持續推動高等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強,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作出應有的寧大貢獻。

   (作者:李 星,系寧夏大學黨委書記)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