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選擇間隔年的得與失
間隔年是指學生在升學或畢業后,並不急於開始下一階段的學業或踏入社會工作,而是休整一段時間。有的學生會去游學旅行,或者做義工、志願者工作,在這段時期逐步思考並明確自己下一階段的人生規劃。
——編 者
直譯自英語“gap year”的間隔年,如今在國內不再是陌生概念。在這個人生“緩沖器”中,有的學生增進了對自己的了解,摸清了自身興趣所在﹔也有的學生認為,“緩沖”過后好像一切都沒有改變。何去何從,或許取決於單純休整與自我提升間的平衡。
“慢就是快”
汪鑫(化名)曾就讀於美國明德學院,面對畢業時人生十字路口的諸多選擇,他感到有些迷惑。“一直以來像是被‘推著走’,每一個時間節點都有必須要完成的任務,畢業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像任務剛完成而又要開始下一個任務了。最主要的是,其實我確實不知道自己最想走的路到底是哪條。”
父母希望汪鑫繼續深造,那時他也已手握兩個不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身邊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工作的也不在少數。他隱隱覺得自己對深耕學術並沒有很大興趣,大三時,他曾與身邊幾個朋友合伙創業,主攻方向是留學服務,生意一度紅火。但當所有選擇都擺在面前、隻能從中擇一的時候,他拿不定主意了。
這也是汪鑫最終決定休整一段時間的原因,他需要時間自我調整和思考。
對於許多學生而言,可以利用間隔年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豐富人生閱歷。在這3-12個月不等的時間裡,“慢就是快”是藏於其中的內在邏輯。
“如果我沒搞清楚某個方向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當越走越遠,想要回頭選擇另一條路時,難度就會越大。”汪鑫說。
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鬆裴在回國后並沒有按原先計劃走入職場,與汪鑫相似的是,她同樣沒想好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麼。間隔年裡,她終於有時間去完成自己一直未成行的旅行計劃,去了20幾個國家,一路上認識了不少有趣的朋友。回國后,她參與自己同學創辦的公益組織,前往陝西支教兩個月。一直在路上,鬆裴終於意識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2019年,她入職一家制定個性化旅行的公司,“讓更多人在這裡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詩與遠方’。”
得失幾何
間隔年裡,汪鑫雖然人在美國,但一直密切關注著自己國內創業團隊的進展。那段時間,他愛上了健身和下廚,閱讀各類書籍,還養成了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好奇心驅使我哪方面的知識都想涉獵,但學術卻不同,需要圍繞一個方面不斷做專、做深,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能堅持下去的人確實了不起,但我意識到自己的確不適合搞學術。”7個月后,帶著繼續創業的想法,汪鑫回到了杭州。
也有一些海外學子選擇間隔年並非主動,而是無奈之舉。他們中有的是因為海外院校畢業時間與國內主要求職階段存在“時間差”,因而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有的則因為未被自己的目標院校錄取,想要通過一年時間豐富自身經歷、提高語言水平,在來年的留學申請中獲得目標院校青睞。
留英回國的李可便是后者。但遺憾的是,第二年申請時,她再次與自己的理想院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失之交臂。“錄取我的學校跟我第一年拿到的offer相差不大,會覺得耽誤了這一年時間多少有點可惜。”然而,李可也並不后悔當時的選擇,“我所就讀的傳媒專業對語言水平要求很高。間隔年裡我在語言方面下了苦功,使得入學后聽課、寫論文都能應對自如,比我大四時強了不少。”
“不少人問過我‘間隔年會浪費時間嗎’,其實這種問題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我身邊的確有朋友回國后就是在家賦閑幾個月,什麼事也沒做,該解決的問題一直都在。間隔年不是‘逃避年’,更不是漫無目的地消耗時間。”鬆裴最后強調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