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靠不靠譜,人工智能如何立規……近年來,與顛覆性技術重大突破相伴而生的,還有科技倫理問題。科技倫理教育迫在眉睫——
為科技發展種下向善的種子
“科學技術是中性的嗎?”講了5年《科學技術與工程倫理》課程,但每次新學期開課,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副教授於雪,仍會拋出這個問題。
幾乎每一次,80%以上的學生都會如此選擇:科學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其使用效果的好與壞,隻取決於使用者。
“科技倫理是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的價值准則,但很多學生卻對此懵懵懂懂。”在這門32學時、2個學分的課程中,於雪用到了案例講授、角色扮演、課堂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為的是讓學生明白:科學研究不僅要有探索創新的勇氣和精神,還要有道德的底線、倫理的紅線、規則的高壓線。
這樣的聲音,將出現在更多的高校課堂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提出:“將科技倫理教育作為相關專業學科本專科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鼓勵高等學校開設科技倫理教育相關課程,教育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科技倫理意識,遵守科技倫理要求。”
呼聲:給科技立起倫理防火牆
一個學期的課程結束,於雪發現,原來隻考慮如何把一項技術發展得更好的學生,開始思考技術背后應該秉持的價值規范。她經常收到這樣的留言:“秉持‘尊重學術道德,堅守倫理底線’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科技創新不僅要向上,還要向善”……這位年輕教師意識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進程中,自己埋下了一顆善的種子。
科技倫理教育,對很多人來說並不熟悉。但在課堂上,每一個教學案例、每一個價值選擇,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處理工業廢水是用便宜但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的技術,還是投入高成本研發綠色化技術?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應用?用電擊治療網癮是否違背倫理?
“科技倫理教育,就是圍繞科技倫理展開的知識傳授和相關素養的提升。”清華大學科技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學系教授李正風告訴記者,科技倫理教育肩負三重使命:一是提升科技倫理意識,增強倫理敏感性和責任感﹔二是明白有哪些行為規范可依循,守住科學研究的底線﹔三是具備處理新的科技倫理問題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這門原本在不少高校課程表上曾經被忽視的課程,正在變得日益重要。
“迫在眉睫。”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用這四個字形容高校科技倫理教育的緊要性,“縱觀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融合之道,科技向善一直是人類永恆的價值追求。特別是隨著以智能化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機器革命高度融合、疊加推進,人與物理世界的二元空間正朝著人、物理世界、智能機器、數字信息世界的四元空間轉化,顛覆性技術重大突破與科技倫理問題相伴而生。”
面對挑戰,不少專家表示,當前我國科技倫理的理論研究、規則制定等嚴重滯后於科技創新的發展速度,部分科技人員尚未形成良好的科技倫理自律意識和正確的科技觀。李正風發現,以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期刊文獻檢索系統(PubMed)發文總量作為相對參考值,同期比較近4年中美日三國每萬篇英文論文撤稿量,截至2021年6月,中國每萬篇論文撤稿量分別是美國的4倍和日本的10倍。
“尤為危險的是,一些科技倫理嚴重失范事件的始作俑者,被認為是創新帶頭人,擁有為數眾多的擁躉。”李正風說,從這個意義來說,教育是立起倫理防火牆最基礎的工作之一。
挑戰:缺乏完善的科技倫理教育體系
當前,我國高校科技倫理教育的開展狀況怎麼樣?
記者梳理發現,隨著科技倫理事件頻頻發生,引導高校科研誠信、科技倫理建設的政策文件不斷完善,很多高校還開設了一定數量的科技倫理教育課程。比如,從2014年9月開始,清華大學就要求研究生必須選修16學時學術規范和職業倫理課程﹔從2018年開始,《工程倫理》課程成為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
但即便有所探索和積累,高校科技倫理教育還隻能說剛剛起步,遠沒有形成適合國情和發展需要的科技倫理教育體系。
記者隨機採訪了十幾所高校的學生,發現不同高校對待科技倫理教育的重視程度、課程建設的系統性與豐富性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規范的問題。一些高水平理工科大學開展較好,但也受制於認識、師資等因素存在一定差異。文科高校開設相關課程相對較少,還有一些地方高校沒有開設相關課程。
李正風表示,當前高校科技倫理教育正面臨“三個缺乏”的挑戰: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體系化的課程、規范化的教材。
“目前各高校盡管開設了科技倫理相關的課程,但大多是選修課,開設時隨意性比較大,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的科技倫理課程體系。比如,某個老師比較重視這個課就開了,某年他因為出國或者其他原因,這個課可能就停了。”李正風還發現,不少學校的相關課程中,教學內容缺乏基本框架,有些課程以介紹西方相關理論為主,還有一些是在介紹比較傳統的科技倫理思想。“總體來講,各個老師傳達的倫理立場比較混亂。”
這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科技倫理問題的認知。
2018年,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教授王前曾帶領課題組調研了全國幾十所理工科高校學生的科技倫理認知情況,結果不容樂觀。“比如,在問到‘是否會在科研項目啟動前進行風險評估’,隻有19.6%的人選擇了‘絕對會’﹔在對待‘科學研究無禁區’的態度上,隻有6%的人表示‘完全不贊同’,持贊同傾向的達到60%以上。”王前認為,受訪學生在科技倫理意識方面存在著觀念錯位、認識不均衡、知行不統一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科技倫理教育不夠深入、學科地位不高、平台不完善、教學手段不足。
舉措:科技倫理研究與教學並重
一面是不斷增多的科技倫理問題,一面是大學生亟須提升的科技倫理素養。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江小涓呼吁,要做好科技倫理教育,必須大力推進學科建設,“加強學科建設才能有隊伍、有平台、有不斷更新的知識體系,有資政建言的渠道,有參與復雜倫理問題審查的專家,這樣會更有利於科技倫理教育體系自身發展和在國家倫理治理體系中發揮作用”。
在加強學科建設的基礎上,怎樣才能把科技倫理教育課上好、上精彩?不少專家建言獻策。
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教授翟曉梅認為,加強科技倫理教育,一本能夠達成共識的教材是開端。她在實踐教學中發現,連一些醫學倫理學教材裡的論証都存在問題,“科技發展如此迅猛,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是有張力的,對此如何作出價值判斷,如何在實然和應然之間把它解決好,需要一致的判斷。如果在各自秉持的定義之下爭論,沒有共同對話的語境,科技倫理教育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將“科研規范與科技倫理”課程設置為全國高校公共必修課,分層次開展“科研規范與科技倫理”教育,這是李正風對於課程建設的思考。
“科技倫理課程在本科階段的內容主要側重科學與技術引發的普遍性、基礎性倫理問題。在研究生階段根據專業不同,逐漸設置側重專業領域的倫理課程。”李正風同時提醒,一定要重視課程的應用屬性,多增加情境和案例教學,不要把“科技倫理”講成“科技倫理學”。
這考驗的是授課老師的教學智慧和能力。採訪中,不少專家認為,當前科技倫理教育領域的教學科研高水平人才培養任務十分緊迫。
“過去科技倫理課程大多是由人文學科的老師承擔,也有部分理工科專業老師參與,但或多或少存在‘兩張皮’‘各講各’的問題。必須解決好科技與倫理深度融合的問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體現在理工科出身的老師和科技倫理專業老師怎麼能夠深入交流。”王前說。
此外,還有專家呼吁,在重視教學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科技倫理前沿問題的研究,做好科研與教學之間的轉化。
吳朝暉建議:“要發揮高校的學科交叉、人才密集優勢開展前瞻性研究,尤其加強對生命科學、醫學、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的倫理探索,及時規避創新可能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以及倫理挑戰。同時,還要推動科技倫理研究和科技倫理教育雙向聯動,圍繞著科技倫理重大議題研討,並強化科技倫理教學案例、實踐課程的開發設計。”
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介紹,教育部已經啟動高校科技倫理教育專項工作,在摸清高校科技倫理教育“家底”之后,重點做好三件事——開金課、推名師、編精品教材。吳岩說:“我們要盡快形成高效務實的科技倫理教育,培養造就更多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倫理意識,能夠擔當科技倫理責任的時代新人。”
(本報記者 鄧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