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統一命題外還需做些什麼
2022年中考,是“雙減”政策實施后的首次中考,由此頗受社會關注。據媒體報道,教育部日前發布通知提出,尚未實行省級統一命題的省份,特別是轄區內地市命題單位存在命題管理不完善、條件保障不到位、命題人員數量不足、命題質量不高等問題的省份,要積極創造條件,力爭2022年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確保命題質量。確不具備條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到2024年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
我國中考命題分省級統一命題和地市自主命題兩種方式。要求實行地市命題的省份,實行省級統一命題,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地市命題參差不齊的問題,提高中考命題質量。實行省級統一命題,意味著全省初中畢業生考同樣的試卷,這有利於整體把握命題的導向,提高命題質量,減輕各地市的命題成本,規范命題管理。
需要客觀認識到,由地市自主命題調整為省級統一命題,並不會改變各地的中考錄取格局,對扭轉基礎教育應試傾向的作用也相對有限。一省的學生可能考卷相同,但各地市還是會根據本地市考生的中考分數以及學生的中考志願排序錄取。中考還是本地區考生之間的分數競爭。這就決定了中考的選拔考實質。
近年來,一直有專家建議,要通過降低中考難度來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這是把中考的性質理解為了評價,以為學生中考獲得高分,就能進更好的高中。其實,整體降低中考難度,並不會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為了避免在簡單的題目上失誤、丟分,學生不得不進行低水平“刷題”,學校老師也給學生布置大量機械性、重復性題目進行“操練”。
那麼,在命題時出更多綜合性題目、創新性題目,能否扭轉這種應試“刷題”呢?也很難。出更靈活、強調綜合應用能力的題目,其意圖是為了防止學生“應試”,但為獲得高分,學校和家長的應對方式,必然是擴大應試范圍,其結果是增加學生負擔。而由於中考的每一分都影響到學生的排名、錄取,因此,為力圖評卷公平公正,命題者傾向於出客觀題,因為這有統一的標准答案。主觀題雖然更靈活,但是不容易掌握評分尺度。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將地市命題調整為省級統一命題,意味著各地的中考成績具有了可比性,教育部門、社會輿論不免會用中考成績來評價各地的義務教育質量,這會進一步加劇應試傾向。
求解以上這些問題,共同指向一點,即在命題改革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中考錄取改革,把統一中考的功能從選拔調整為評價。具體來說,對學生學業能力進行評價的中考,不是中考錄取的唯一依據,要將其與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等結合在一起,構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體系。由此,實現初中學校自主教學,考試評價社會化,高中學校招生多元綜合評價,推進基礎教育走出“考什麼就教什麼、考什麼才學什麼”的應試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