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市將引導高校試點“科普學分制”

2022年03月18日08:32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本市將引導高校試點“科普學分制”

  昨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簡稱《北京科學素質綱要》)。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北京將重點開展五大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包括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據悉,北京將引導高校開展科普學分制試點,將科普活動與學生社會實踐、大學生第二課堂密切結合,支持大學生參與科普活動。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時期,北京聚焦五大重點人群,實施五項提升行動。其中,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旨在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個性化發展。《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提出,本市將加強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的宣傳教育,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院士專家進校園行動,將科學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將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融入科學教育當中。同時,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水平,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和想象力,助力“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加強200余家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學校建設。

  在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方面,本市將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鼓勵科學家參與教材的編寫、教具和實驗課程的設計,加強科學素質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組織開展首都“挑戰杯”系列競賽、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推介等活動。

  《北京科學素質綱要》特別提到,引導高校開展科普學分制試點,將科普活動與學生社會實踐、大學生第二課堂密切結合,支持大學生參與科普活動。本市還將實施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育計劃,建立健全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銜接機制,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

  此外,本市把老年人作為重點人群之一,將實施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據了解,本市將實施智慧助老行動。通過各類媒體、車站、機場、公園、銀行、醫院、商場等生活場景為老年人提供智慧助老服務。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組織開展精准多元的科普活動,從科技的日常應用、網絡知識、防止詐騙、智能手機使用等角度設計科技培訓內容,鼓勵科普志願者進社區、進農村,幫助老年人提升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發揮代際學習作用,“以小協老”提升老年人信息素養。

  本市還將加強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組織開展老年人健康宣傳周活動,面向老年人開展健康科普教育,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廣泛利用媒體資源,傳播膳食營養、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合理用藥、應急處置等知識,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建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平台。

  同時,實施銀齡科普行動。發揮市老齡協會、老科學技術工作者總會和基層老年協會等組織作用,開發退休科技工作者、黨員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等老年人力資源,鼓勵其積極參與咨詢、智庫等方面的工作。壯大老年科技、科普志願者隊伍,組建老專家科普報告團。

  《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8%左右﹔到2035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國際創新型城市同等水平的發展目標。

  亮點

  北京計劃實施科幻產業發展扶持計劃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科學素質綱要》從組織、機制、條件等方面提出具體保障措施,確保目標任務落實落地。據悉,“十四五”期間本市將實施6項重點工程,包括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科普智慧提升工程、創新文化發展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工程。

  據了解,北京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市、區有關規劃,在城市副中心建設和城南行動計劃中注重科普場館建設。開發利用“三城一區”等科技創新主平台科普資源,依托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等建設區域科普中心。同時,開發利用有條件的工業遺產和閑置淘汰生產設施,建設科技博物館、工業博物館、安全體驗場館和科普創意園,拓展社會設施資源科普功能。

  此外,本市將實施科幻產業發展扶持計劃。《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提出,本市將設立科幻產業發展基金,打造科幻產業集聚區。搭建高水平科幻創作交流平台和產品開發共享平台,推動國內外交流合作,辦好中國科幻大會,推動科幻產業人才集聚。舉辦“北京科幻創意大賽”,支持科幻類小說、動漫、短視頻、微電影等形式的作品創作,推動開發融入創意元素和首都文化特色的科幻產品。支持學校開展科幻教育,培養更多優秀科幻人才。

  本市還將建立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應急科普聯動機制,拓展應急科普宣傳渠道,全面推進應急科普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開展“應急宣傳進萬家”活動,每年培訓社會公眾不少於30萬人次。組建涵蓋領域廣、專業素質高的應急科普專家隊伍。建設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集團)、北京市綜合減災(安全)示范社區。

  文/本報記者 王斌

(責編:郝孟佳、秦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