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讓高校基層黨組織充滿生機與活力(深聚焦)

2021年11月14日04: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在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陸婷婷(右)為觀眾講解。
  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圖②: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生在黨史閱讀活動中交流討論。
  王 正攝(人民視覺)
  圖③:天津師范大學學生在慶祝建黨百年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史 嵩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發揮好師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抓基層、強基礎,不斷夯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本期周刊,我們選取了3個高校基層黨支部,看他們如何發揮特長優勢,激發高校師生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編 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研究生第一黨支部

  肩負責任 勇於擔當

  本報記者 閆伊喬

  “對於支部目前進行的科研項目、志願服務工作等,希望師弟師妹們能好好做下去。”浙江大學2017級傳染病學博士生周夢豪最近正忙著交接自己黨支部書記的工作。

  從H7N9禽流感,到埃博拉病毒病,再到新冠肺炎,每當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脅時,周夢豪所在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總會沖鋒在前。

  這支由34名傳染病學研究生組成的學生黨支部,是一支專業能力突出、勇於承擔重任的醫學生黨員隊伍。2016級博士生吳曉鑫多年潛心研究埃博拉病毒,與團隊成員一道開發了一系列具有潛在中和效應的埃博拉病毒抗體,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他說,“醫生黨員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專業水平上。”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支部學生發揮學科優勢,展現了青年黨員的責任與擔當。“醫院的黨員前輩們都沖在第一線,我們也一定要行動起來!”支部黨員佘詩琦帶領同學組織小區居民成立“武漢緊缺物資捐贈組”,向武漢捐贈3000件防護服,在以各種途徑捐款捐物支援抗疫的同時,主動傳播科學抗疫知識﹔吳曉鑫參與了杭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的診治,率先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發表了浙江省早期病人的臨床特征﹔支部黨員李艷華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科研攻關項目,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証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

  “心中有夢、肩上有責、胸中有愛、腳下有路、行之有矩,這是我們希望培養的未來醫者。不僅學識高,而且有責任、有擔當。”浙大一院黨委副書記、研究生黨總支書記陳君芳這樣概括學校對研究生的培養思路。

  “推動黨建與學科融合,把同一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歸為同一支部,有助於學生黨員將積累的思考與經驗互相交流借鑒,並一直傳遞下去。”浙大一院教學部副主任胡健波介紹。

  關鍵時刻的勇敢,源於日常的熏陶。記者了解到,多年來,支部注重將理論學習與醫學專業屬性相結合,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醫德醫風、學術道德專題支部會議,醫療法律讀本學習等系列活動。還邀請援鄂、援意大利的醫院黨員代表進行連線,講授“戰疫直播間”系列黨課。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支部組織學生黨員赴貴州遵義湄潭開展“重走西遷路,踐行醫者心”暑期社會實踐。“在當地進行調研與開展醫學科普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縣城醫療水平在不斷提升。”周夢豪說。

  持信仰明燈,守仁愛初心。作為醫學道路上的新人,浙大一院的年輕黨員們正為建設健康強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無錫職院機械技術學院教師第一黨支部

  黨建引領踐行工匠精神

  本報記者 黃 超

  “鉗工台有重新調整嗎”“還沒想好怎麼擺,明天整理”“等下給你們打電話”……已是晚上11點,在上海參加師資研修班的苗盈,手機QQ群裡師生間的對話還沒停。她是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機械技術學院的青年教師,正與學生一起備戰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人在外地多日,還要遠程指導,記者問她為什麼這麼拼?苗盈不慌不忙,“平時就這樣。我們支部還有3名老師也在培訓,手裡都承擔著其他任務。”她所說的支部,就是機械技術學院教師第一黨支部。

  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數控編程及零件加工”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17名黨員裡高級職稱12人、碩士以上學歷13人……提到教一支部,學院師生評價都很高。

  政治堅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近年來,該支部注重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黨建促業務,組織建設、師德師風、教書育人等方面成績突出。

  集中學習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與無錫大明重工、貝斯特精機等企業黨支部結對深化校企合作,以紅色觀影觀展、革命詩歌朗誦等活動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形式……今年以來,一項項黨建工作有序開展。“除了規范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建設標准化規范化支部,我們更引導教師黨員在工作中踐行初心使命。”支部書記陸忠華介紹。

  “1分鐘、30次、次次准確的測量絕技,我向‘蛟龍’號深潛器首席鉗工技師顧秋亮拜師學藝,再極限的任務也能完成。不少人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我就是要把工匠精神講出來,實踐出來。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鼓勵孩子們精益求精、追求夢想。”苗盈說。

  青年教師夏斌是一名預備黨員,這個月即將轉正。他告訴記者,入職以來,看到教一支部裡帶頭人多、凝聚力強,自己就表明了積極加入黨組織的想法。“在優秀的黨組織集體裡,自己更加明白奮斗的方向,也督促自己時刻以更高標准要求自己!”

  這些年,無錫職院除了按標准下撥基層黨支部工作經費外,還設立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支持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工作。“這讓我們逐步實現了黨建工作有場地、活動有平台、制度有保障、宣傳有陣地的目標。”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王駿介紹。

  “我本科時期就入了黨,現在作為一名教師黨員,肩上有了更大的責任。”苗盈說,自己最欣慰的就是,很多學生不僅學業有成,政治思想上也更加成熟。

  最近,在備戰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團隊裡,有個叫徐朋朋的學生讓苗盈印象深刻。“特別刻苦,任勞任怨。都是早上8點扎進實驗室,晚上11點才出來,一周隻休半天。模具設計和制造,交給他很放心。”

  “我要積極引導他向黨組織靠攏!”說到這,她的聲音洋溢著喜悅。苗盈很清楚,培養一棵好苗子,對基層黨組織來說是多麼重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研究生黨支部

  把支部建在科研團隊上

  本報記者 丁雅誦

  “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應不負時代、不負韶華,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腳踏實地開展研究工作,為航天強國多作貢獻。”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團隊成員伊志豪的內心激動不已。

  伊志豪是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2016級博士生,也是“月宮一號”研究生黨支部書記。2018年5月15日,對伊志豪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月宮365”實驗成功結束,“月宮一號”團隊志願者在全封閉實驗艙中連續駐留370天,創造了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密閉生存實驗紀錄。

  “‘月宮一號’就像一個微縮版的地球生物圈。”伊志豪介紹,在總面積160平方米、總體積500立方米的空間內,有1個綜合艙和2個植物艙,艙內能夠實現4人所需的全部氧氣和水,大部分的食物在系統內循環再生,系統閉合度達到98%以上。

  回想起當時駐扎在“月宮一號”裡的情景,伊志豪不禁感慨,他們成立的研究生黨支部功不可沒。“整個團隊的師生,根據科研方向的不同,被劃分為5個小組。5個小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為實驗貢獻力量。小組組長由高年級黨員同志擔任,大家定期匯報工作,定期談心交流,攜手攻關。”伊志豪說。

  依托“月宮一號”重大科研項目團隊成立的“月宮一號”黨支部,成立於2014年,目前有19名黨員。該支部是全國高校首屆“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支部所在團隊曾獲第二十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除了定期開展主題黨日等專題學習、在重大歷史意義紀念節點開展黨建活動、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等,“月宮一號”黨支部還緊緊圍繞團隊科研任務,不斷激發學生黨員服務重大國家戰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內生動力,支部黨員的使命感、責任感不斷提升,歸屬感、凝聚力顯著增強。

  此外,支部在“中國航天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等節點,在北航“月宮一號”科普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地,為參觀者講解答疑﹔還在“月宮一號”知乎專欄和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科普文章、回答公眾問題,傳播最新知識和實驗進展。近一年來,科普活動惠及5000余人次,科普講解時長累計達上百小時。

  “依托課題組成立縱向黨支部,有助於支部對黨員情況形成長期跟蹤了解,有助於黨建活動的持續與傳承。”“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劉紅表示,目前,團隊的研究工作雖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依然有很多難題需要進一步攻克。“強化黨建與科學研究融合,為月宮夢、航天強國夢貢獻力量,是我們堅持不懈的追求。”劉紅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4日 05 版)

(責編:趙欣悅、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