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高校開設“新奇課程” 71.1%受訪者認為要完善教學計劃和目標

2021年11月04日08:44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校開設“新奇課程” 71.1%受訪者認為要完善教學計劃和目標

  當下,不少大學根據學生的需要開發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課程。“愛情觀”養成課、海島野外求生訓練課、游戲課……戀愛、社交、桌游等紛紛走進大學課堂,有些受到學生的追捧,也有些讓大家覺得“奇葩”和“另類”。你怎麼看待這些“新奇課程”?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1%的受訪者聽說過高校中戀愛、桌游等“新奇課程”,71.1%的受訪者認為高校在開設“新奇課程”時要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和目標。

  81.1%受訪者聽說過高校中戀愛、桌游等“新奇課程”

  北京某高校本科生張燁(化名)聽說過一些新奇的課程,像高爾夫、皮劃艇、電競等。“這些偏門的課程如果是出於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出發點,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是為了拓展技能,則沒必要專門開設。如果各行各業都在高校開設課程,那根本開不過來”。

  調查中,81.1%的受訪者聽說過高校中戀愛、桌游等“新奇課程”。對此,64.2%的受訪者認為這類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寓教於樂,62.4%的受訪者覺得新穎好玩,符合年輕人的需要,18.2%的受訪者認為不實用,大多只是“曇花一現”。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說,現在我國各個高校的情況很不一樣,有些課程雖然看起來稀奇,但這些課程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需求、學生的需求出現的。比如最開始大家覺得動漫不應該成為一個學科,但隨著人們閱讀興趣的變化,開設動漫課程的學校也很多。

  四川某高校本科生王鑫(化名)認為現在社會對職業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類“新奇課程”的開設,也標志著高校的教學內容更多元化。“在我們學校就有烘焙類、烹飪類、休閑體育類(下設高爾夫球課、健身課等)課程,這些課程更有趣味性,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每次看到烹飪課下課的同學端著自己做的菜回來,就也很想上這類課程”。

  王鑫認為“新奇課程”也是順應社會的發展,當下職業更加多元化,“新奇課程”可以讓學生們更適應社會變化,更能體現大學與中學的不同。

  劉海峰說,新奇的課程一般不會成為主干課程,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類課程才是“壓艙石”。但現在出現的新課程,可以成為正規的、成體系課程的補充,給一些有興趣、想要從事這類行業的學生一個了解渠道,一般是為了適應社會、學生的需要作為選修課開設。而且這種課程比較小眾,個別學校可以開,大部分學校不具備條件。比如說龍舟課就需要有水的地方。

  71.1%受訪者認為高校在開設“新奇課程”時要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和目標

  “新奇課程”可以給學生帶來哪些方面的好處?72.1%的受訪者認為為學生開拓了其他領域的學習興趣,58.8%的受訪者認為增長了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儲備,57.8%的受訪者認為幫助學生平衡學科結構,33.6%的受訪者認為是“素質教育”的一種表現方式。

  張燁覺得這些課程能讓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可以讓學生開拓眼界、增加認知。但如果學校不知道開了這些新奇課程之后的效果,不確定課程是不是真的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好處,學生自己也不明白這些課程是在干什麼,那就很盲目。

  調查中,63.9%的受訪者指出目前高校開設的“新奇課程”課程建設還不夠完善,沒有成熟的教學計劃,56.1%的受訪者認為教師素質有待驗証,能否勝任成為問題,37.1%的受訪者指出學生選課熱情不高,有些課人數太少,30.8%的受訪者覺得不能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沒有實用性,19.3%的受訪者認為是把應該課下或生活中體會、學習的東西硬搬到課堂上,16.8%的受訪者認為背離了學校課程教育的宗旨,浪費學時資源。

  劉海峰認為,開設這一類課程,一般來講還是要考慮是否能真正適應社會和民眾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好玩、新奇,如果一兩年就開不下去了,其實沒多大意義。而且選修課一般是市場導向的,有人選就繼續開,沒人選就不開。雖然從制度上講沒有問題,但是從管理者的角度,開設太多的課程還是沒太大意義,要考慮需求。

  調查中,71.1%的受訪者認為高校在開設“新奇課程”時要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和目標,67.7%的受訪者建議不盲目追求新奇的噱頭,59.0%的受訪者認為要進行細致的前期調研,47.2%的受訪者建議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實踐性。

  張燁認為,高校在開設“新奇課程”時應該注意不要跑題,不要忘記開課的目的。開一門課程成本很高,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效果,只是有些新奇的話,就沒必要開設了。

  王鑫覺得,首先要考慮好安全方面的問題,有些“新奇課程”的上課內容和地點跟普通課程不太一樣。比如烹飪類課程,需要注意刀、火、氣等的使用,馬術課也要注意不要受傷。其次就是師資配備的問題,該如何選擇適合的老師,教師應當取得什麼樣的資質,都需要有一個標准。

  受訪者中,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29.8%,二線城市的佔45.8%,三四線城市的佔18.1%,城鎮或縣城的佔4.5%,農村的佔1.8%。(記者 王品芝 矯芳)

(責編:溫璐、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