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需同向而行

2019年09月20日10:11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半月談》近日報道,老師和學生,本是一對親密的矛盾體。但隨著“00后”走進大學,不少教師發現以往傳統教學方法變得越來越“失靈”,師生關系出現一定程度的疏離。學習面前,學生經常“不感冒”,老師則感覺力不從心,甚至出現本領恐慌。由此,引發了“學生很‘佛系’,教書像暗戀?”的討論。

師生關系是高校裡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事關教育教學的效果和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而一些極端案例,也表明師生關系若持續緊張,學生不光學不到知識,還有人格扭曲道德滑坡之虞。可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獲得真才實學和養成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

當下高校師生互動模式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的確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時間投入受限。國內高校裡,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大課是課堂教學的普遍形式。此類課堂裡,教師能組織起有效教學已是不易,很難與學生進行大范圍深度交流。而大學的排課又與中小學不同,中小學生每天都能見到主要教師,高校學生則隻有在每周相應課時裡才能見到任課教師。此外,有的教師重視科研忽視教學,在講台上投入時間不足。從這些層面說,高校校園裡師生相處的時間天然存在弱化趨勢,而親密關系的形成,恰恰需要時間成本的投入。

更何況,高校學生對教師的期待更為立體。有調查表明,高校學生對教師幫助自我身心成長的需求,絲毫不亞於知識的獲取。然而有的教師或者認識不到這一點,把自己囿於知識傳授者的位置,或者由於自身素養有欠缺,無法扮演好學生成長引路人的角色。2017年年底,某高校學生跳河輕生。此前一段時間,他多次向導師傾訴自己的壓力和痛苦並尋求幫助,導師卻始終沒有重視,最終釀成無可挽回的后果。這一極端案例給高校教師提醒,教師在學生心中,絕非只是個“傳道授業”的“經師”。若對學生的心理需求缺乏敏感,被學生悄無聲息地疏遠也絕不會是個意外。

但若據此把改善高校師生關系的責任全歸於教師,又未免太過於偏頗。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大學之理念》中有雲,“大學是一個由學者與學生組成的、致力於尋求真理之事業的共同體”,點明了大學作為一個共同體的兩個要素:參與者是學者(教師)和學生,缺一不可﹔兩者要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即尋求真理之事業。愛才之心,人皆有之。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朴素又強烈的願望。如果學生在課堂和實驗室裡沒有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大學的寬鬆氛圍裡疏於自律耽於玩樂,在自我成長的追求中不思進取,對教師的積極性也會是不小的挫傷。

大學裡的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他們與教師的交往,其實已經屬於成年人交往的范疇。成年人的交往,是建立在價值觀上的交往。大學生可以年輕、社會經驗欠缺,可以學生氣濃厚、人格有待健全,但無論如何,他們已不是孩子。在大好年華裡,他們應該努力表現出一個成年人的樣子,追求自律,追求理想,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教師來說,他們展現給學生的言傳身教,同樣應該如此。師生雙方在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上可能有很大差距,但在基本面上,兩者應該有共鳴。

紀錄片《河西走廊》曾講了一個和師道有關的故事:東晉時期的大儒郭荷躲避戰亂,遷入張掖郡馬蹄山下安居。河西士子慕名前來,其中一名叫郭瑀的學生尤得郭荷喜愛。其中有一幕經典鏡頭:郭荷江邊垂釣,風塵仆仆趕來的郭瑀終見大賢,俯身便拜,郭荷含笑撫須。接著鏡頭一轉,郭荷、郭瑀已在江邊並肩垂釣,以此寓意名師終得高徒。

這經典一幕,還原了如畫山水中師生親密無間、共同修行、傳繼往聖絕學的浪漫場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銘刻著對田園詩般師生關系的神往。時代變化,當代的師生關系當然很難復刻古時的場景,但其中的精神內涵,仍然值得今天的師生們孜孜以求。(記者 高毅哲)

(責編:實習生(張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