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增長5.3倍 2018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達8.47%

2019年09月20日08:54 | 來源:工人日報
小字號

9月14日至20日,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范圍內舉行。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以“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為主題,全國將有1.5萬個單位開展重點活動2.4萬次,輻射公眾3.2億人次。

作為大型群眾性公益科普活動,今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設在中國科技館和北京科學中心。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達到8.47%,而在2005年,這個比例僅為1.6%。5.3倍的增長是如何實現的?科普日首日,記者走進活動現場,體驗科普展的精彩紛呈,尋找公民科學素養快速提升的答案。

多種形式展示成果,互動體驗激發科學興趣

“我們這個模擬駕駛是從太谷西到太原南,其間會經過多種地形。”鄭州捷安高科公司的員工馬國偉告訴記者。 在中國科技館一層的展廳內,1:1還原的復興號高鐵駕駛艙前,想參與體驗的觀眾排起了長隊。據介紹,這個模擬駕駛台不僅與實際高鐵的尺寸一樣,而且連材質都一樣。

在由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聯合主辦的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中,類似的游藝、互動體驗等展示方式有很多,公眾在游戲體驗的同時,既能與科學零距離,也能切身感受到我國在科學技術發展方面的成就:

悠揚的音樂《東方紅》在展廳裡響起,這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翟志剛的發言錄音引人注目,這是我國宇航員第一次太空行走﹔視頻影像中,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故事令人動容﹔通過VR技術,觀眾感受到殲15戰斗機在國產航母起落的過程……音頻、視頻以及VR的展示方式,令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互動體驗的方式,還讓觀眾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在垃圾分類展示屏前,觀眾點擊屏幕中不同的日用品,就能自動顯示出其屬於何種垃圾﹔在中國藥學會的展台前,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如何合理輸液和使用激素,以及糖尿病的用藥小常識﹔通過“憤怒的抗生素”展示,觀眾了解到,發燒感冒就去打吊針用抗生素,並非正確的選擇。

互動體驗的展出方式,也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在中國芯的展台前,孩子們爭相體驗著超算游戲。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中學附屬小學的學生們,通過組裝大橋模型來了解各式各樣的橋。司寧小同學告訴記者,“這樣的動手方式,讓我更好地了解了課本中的大橋。”

科普活動對於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作用明顯。據科普日展館屏幕上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達到8.47%,京滬兩地均已突破20%﹔而在2005年《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2006-2010-2020)》頒布之前,這個比例僅為1.6%。

不只是科學知識,還能體會到科學家精神

除了北京主會場之外,全國各地在科普日期間均開展了各類科普活動:

天津舉辦全域科普展,廣東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分會場活動及科學嘉年華活動,黑龍江舉辦2019年全國科普日暨黑龍江省金秋活動月,福建舉辦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暨2019年福建省科普日主場活動……

自2004年以來,中國科協已連續15年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各地各部門在全國科普日期間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近8萬次,參與公眾超過15億人次。

而在經費和展館建設方面,科技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科普經費籌集額為160.05億元,政府撥款佔全部經費籌集額的76.82%。2017年全國共有科普場館1439個,較2016年增加46個,全國平均每96.6萬人擁有一個科普場館。當年科技場館共有6301.75萬參觀人次,較上年增長11.61%,科技類博物館共有1.42億參觀人次,較上年增長28.85%。

對公眾開放科普活動的不隻有科技場館,還有高校和科研機構,2017年科普活動參加人數共計7.71億人次,較上一年增長6.30%,其中科研機構和大學開展科普活動的數量達到8461次,參觀人次達到878.65萬人次。

公眾從科普活動中學到的不只是科學知識,還能體會到科學家精神。在中國科技館一層,兩彈一星元勛牆吸引了很多觀眾。在二層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專題展”的展台前,來自河北遵化的周先生,正在掃描展板上的二維碼,給兒子轉述物理學家黃昆的故事,“中秋假期,特意帶他來感受一下。”錢學森一家人在美國放棄的汽車和洋房照片,物理學家鄭哲敏購買汽車的票據,都給父子倆以震撼。在物理學家程開甲的照片旁,是他在1996年手書的“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多渠道傳播的同時,還進行著科學辟謠

通過觀展,觀眾從科學家們身上學到的除了奉獻精神,還有嚴謹的研究態度。在展覽播放的視頻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說,“做科學研究就得需要這種嚴謹的態度,不能敷衍了事。”

在科普活動中,科普工作者們也在用嚴謹的態度工作著。他們通過各個媒體渠道傳播著科學知識。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出版科普圖書1.4萬種1.12億冊,全年累計發行科技類報紙4.91億份,電視台播放科普(技)節目累計8.97萬小時,電台播出科普(技)節目累計7.37萬小時。

各種新媒體工具,也被科普工作者用於科技傳播。2017年,2065個科普類微博發布各類文章66.45萬篇,閱讀量達到44.09億次。5488個科普類微信公眾號發布各類文章87.49萬篇,閱讀量達到6.94億次。在各個短視頻平台上,也有大量科普視頻,這樣的科普方式受到大眾歡迎。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在他擁有300萬粉絲的科普快手號“戴博士實驗室”中發布了“70年我想對中國說”的短視頻,通過噴劑讓白紙顯示出“70”的字樣,在7小時內就有13萬次播放。

科普工作者利用各類媒介工具,不僅在普及科學知識,也在進行著科學辟謠。在中國科技館一層的展板上,展示著中國科協聯合有關部門,動員社會機構、權威媒體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實施“科學辟謠行動”的成果。自今年8月底上線以來,科學辟謠平台已經匯集謠言25萬條,辟謠資源2500條,入駐辟謠專家516位。

在成果展示現場,記者聽到兩位參觀者的對話——其中一位說,“前陣子你不跟我說5G輻射比4G大,對人體有危害嗎?瞧,這不都被辟謠了嘛,專家說壓根就沒這回事,與常用的家用電器相比,小區基站的5G輻射量微乎其微。”“就是啊,平時謠言滿天飛,科學素質低就容易信謠,由專家來辟謠真是太有必要了!”

辟謠信息激發著公眾去思考科學,用原中國科技館館長李象益的話來說,就是“讓公眾更多地在辟謠這個過程當中去思考、去分析、去辨析,以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從科學的角度提高和培養他們的素質。”(記者 趙昂)

(責編:實習生(李璐)、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