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熱血詮釋愛國奮斗書寫青春

2019年09月19日08:4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熱血詮釋愛國奮斗書寫青春

在親身體驗中了解世情國情,在服務奉獻中厚植愛國情懷,在實踐鍛煉中增長知識才干。北京師范大學以日常志願服務、暑期社會實踐、寒假返鄉調研三位一體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格局為依托,圍繞“我和我的祖國”這一主題,遴選出174支實踐團隊,參與師生共計2150人次,覆蓋近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走訪百歲老人,感悟奮進祖國”專項行動,以口述史的方式,尋訪中國歷史變革的見証者與親歷者:有離任后依舊義務教授書法40余年的水車小學老師陳中才﹔有曾擔任互助組組長、退休后仍每天堅持清掃村裡街道的先鋒黨員楚金日﹔有曾受封建思想和飢餓貧窮桎梏,而今平安喜樂的滄桑老人孫唐氏﹔有參軍入伍半生戎馬,獲得數十枚獎章的退伍軍人郝順珍……二十余支調研團隊,百余名師生,分赴全國各地,書寫形成百余篇人物傳記,拍攝記錄人物故事視頻十余個,完成實踐報告十余萬字並編輯成書,以青年行動發出社會愛老敬老的新強音,以更加生動的視角展現中國波瀾壯闊的百年巨變。

16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教育發展青年觀察行動實踐隊、58支“五位一體”看中國專項實踐隊分別前往重慶、山西、青海、貴州、內蒙古等20余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觀城鄉新貌,看身邊變化,學身邊榜樣,聽百姓故事,以青年視角深入調查教育事業發展的變革與成就,在實踐中切身感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個領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憑借教師教育特色和學科優勢資源,北師大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等群體,結合助力脫貧攻堅戰略,組織策劃幼鬆教育扶貧專項行動——“四有好老師”暑期贈書支教計劃和弘文勵教專項行動。

100支實踐隊、1182名實踐隊員奔赴青海、廣西、雲南、內蒙古等地區基礎教育教學一線近100所中小學校開展支教幫扶活動。在北師大幼鬆教育計劃創始人楊義貴先生的支持下,21支實踐隊、190名實踐隊員在四川涼山、貴州遵義和青海西寧等地區20余所中小學校開展課程化支教,援建20余個圖書室、捐贈約17000冊書籍,並與這些學校建立起長期聯系,積善成德,久久為功。

“逐夢”支教隊將國家級貧困縣三江縣作為目標服務地,在三江侗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學校開展區位專業課程、藝術體育教育,傳授先進的學習理念和教學模式,為教育扶貧事業作出師大學子的貢獻﹔燭火向黔支教隊抵達遵義市赤水第六中學,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心理健康輔導等活動,拉近與當地學生的距離﹔青年團校青海支隊赴西寧育才學校開展“幼鬆閱讀”專項行動,開設音樂、攝影、心理等課程,不僅限於知識傳播和物資捐助,更注重興趣激發和夢想養成,為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們點亮一盞燈、打開一扇窗。

青年團校青海支隊的隊員王馨言表示:“在支教的過程中,孩子被喚醒的是智慧,教育者被喚醒的是心性,而帶給我的就是最單純的生命與真實自我的擬合。”

西寧市育才學校校長魏慧玲感慨:“讀書,讓夢想飛翔!北京師范大學青年團校青海支隊的同學們不遠千裡來到我校開展‘幼鬆閱讀’專項行動,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看到了人生的各種可能。同學們身上堅毅頑強、樂於助人、善於傳播知識的品質和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國之命脈,系之教育。扶貧必扶智,扶貧先扶智。北師大學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學子提出的殷切期望,准確把握新時代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的著力點,把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將小我融入大我,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在打贏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上,北師大學子正以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國家棟梁的歷史使命感,勇立潮頭,奮起搏擊,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中去。(靳曉燕 王春雨)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